精準施策促和諧 法理交融解糾紛——延吉市綜治中心繪就基層治理新“楓”景

今年以來,延吉市綜治中心加強規範化建設,打造直接面向基層、統籌解決問題、聯繫服務羣衆、有效化解矛盾的實戰化平臺,確保人民羣衆每一項訴求有人辦、依法辦,繪就基層治理新“楓”景。

“今天得有個說法!這筆貨款整整拖了我5年!企業指着流動資金週轉啊。”某白鋼經銷處負責人向延吉市綜治中心工作人員求助。

原來,該白鋼經銷處與李某因貨款支付問題產生糾紛,李某拖欠貨款長達5年。這筆貨款是經銷處正常運營的重要資金,長期拖欠已嚴重影響其經營活動。

延吉市綜治中心瞭解情況後,迅速派出金牌調解員開展調解工作,同時協調屬地街道、社區、司法局、市場監管局等部門共同介入,詳細梳理糾紛細節,包括貨款支付進度及雙方爭議焦點。經過多輪聯合調解,在兼顧小微企業合法權益與債務人實際承受能力的基礎上,最終達成雙方均認可的分期支付方案。短期內,企業便收回了拖欠5年的欠款,有效緩解了資金週轉壓力。

這起矛盾的成功化解,充分體現了延吉市綜治中心多元化解機制在解決複雜實際問題中的效能。按照“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原則,該中心打破部門壁壘,整合法院、檢察、公安、司法、人社、信訪等17個部門的資源力量,形成高效協同、資源匯聚、部門聯動共治的“社會治理服務圈”。

與此同時,該中心通過聯動法院速裁團隊、執行團隊、金牌調解室及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構建起“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與高效處置平臺,打造出具有新時代延吉特色的社會治理新模式。

工作中,該中心始終將“羣衆滿意”作爲檢驗工作成效的第一標準,讓羣衆“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嚴格落實首問責任制,要求首位接待羣衆的工作人員全程跟進,確保訴求“一管到底”;推行“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處置、服務窗口出件”模式,使羣衆辦事環節壓縮60%。

“您給評評理!我給李老闆幹完房子改造的活兒,說好4500塊工錢,一分沒見着!”陳某來到延吉市綜治中心反映情況。“哎呀,老陳,又不是不給你!最近手頭緊,工程款也沒結清。再說,你那活兒……有些細節我還得再看看……”李某辯解道。起初,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調解員通過耐心溝通,引導雙方換位思考,逐步消除對立情緒。最終,李某答應按期支付工資,雙方握手言和。目前,陳某已收到全部工資款,他感激地說:“非常感謝綜治中心的調解員,用心用情幫我們化解了‘心頭事’。”

平安是社會發展的基石,更是百姓安居樂業的保障。延吉市綜治中心始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精細化做好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積極培育“法律明白人”,引導社會力量、調解志願服務組織參與工作;大力推廣“淑清大姐工作室”“雨荷”“金達萊”等品牌調解室,構建多元共治的調解服務新格局。通過這些舉措,羣衆訴求得到高效化解、實現案結事了,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來源:延吉市委宣傳部 馬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