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永登縣柳樹鎮“360工作法”繪就基層治理新圖景
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志鋒 通訊員 楊茜
在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柳樹鎮,“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不僅是村民的口頭禪,更是基層治理創新成效的生動寫照。近年來,柳樹鎮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爲指引,因地制宜創新推出“360工作法”,通過法治與德治並重、經濟賬與情感賬同算,成功化解矛盾糾紛62起,其中85%爲涉民生案件,實現矛盾化解率、羣衆滿意度“雙提升”,爲鄉村振興注入法治動能。
“情理交融”解家事
黑城村九社馮家父子因宅基地分配爭執不下,一度劍拔弩張。調解員徐大富採取“背靠背調解+親情喚醒”策略,深入田間地頭傾聽訴求,以“一碗熱茶”“一句家常”拉近親情距離。最終,父子達成協議:承包地均分、老宅產權明晰,羊圈歸屬落實。馮某紅着眼眶感慨:“差點成了不孝子!”這場調解,讓“家和萬事興”這句古老箴言重煥溫情。
“求同存異”破積怨
李家灣一社柳某甲與柳某乙因14萬元徵地補償款爭執多年。調解員包永生翻出1997年的土地流轉檯賬,組織實地丈量,既講法律依據,又算“孝心賬”。雙方協議約定補償款分配,並單列1萬元贍養八旬老母。老太太攥着紅綢包裹的現金淚眼婆娑:“這錢比苞米還金貴!”糾紛化解後,村民紛紛點贊:“法理人情都顧全,咱服氣!”
“多元聯動”護權益
蘆某某丈夫去世後,婆家扣留證件要求分割財產,三個月大的女兒撫養權成焦點。柳樹鎮綜治中心聯動法院、婦聯、派出所組建專班,依據民法典明確撫養權歸屬,同時兼顧探視權與財產分割。最終,4.2萬元存款均分,證件歸還,探視日定期化。鎮政府還爲蘆某某提供公益性崗位,助其經營小賣部重拾生活信心。“多虧了你們,我和娃有了出路!”蘆某某含淚致謝。
“360工作法”的治理密碼
柳樹鎮“360工作法”以“三多”(多走訪、多傾聽、多溝通)、“六法”(迂迴包抄法、冷卻降溫法、案例引導法、情理交融法、多元聯動法、求同存異法)、“零距離”服務爲核心,推動矛盾化解從“治標”轉向“治本”。通過“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協同發力,實現“炕頭到地頭、家庭到鄰里”的治理觸達。如今,柳樹鎮從“矛盾發源地”蛻變爲“和諧示範村”,爲新時代“楓橋經驗”注入新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