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寶雞市人民檢察院融合履職繪就基層善治新圖景

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孫立昊洋 馬金順 通訊員 白燾

春日的關中平原,萬物萌發,生機盎然。

陝西寶雞,這片承載着千年文明的土地上,連片的獼猴桃果樹,長勢喜人,果農們正穿梭其中,忙着給獼猴桃花進行人工授粉。

這幅城鄉和美、社會和諧基層善治新畫卷正是寶雞市檢察機關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爲筆,以“檢察爲民”爲墨書寫的解民憂、護民生檢察答卷的生動體現。

2024年以來,寶雞市檢察機關緊扣羣衆急難愁盼,創新發展“支持起訴+引導和解”“積案化解+檢護民生”“司法救助+基層治理”等工作機制,累計受理羣衆信訪3549件,做到件件有回覆,排查出各類風險隱患案件11件全部化解,發放司法救助金累計251餘萬元,惠及困難羣衆三百餘人,以檢察履職之效築牢民生幸福之基。

從“討薪難”到“暖心安”

“工錢一分不少,心裡踏實了。”4月7日,農民工黃某將一面“討薪維權展擔當 檢察溫情暖民心”的錦旗送到寶雞市陳倉區人民檢察院,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半年前,他被僱主拖欠3850元工資,多次討薪無果,後經人社部門介紹向陳倉區人民檢察院申請支持起訴。該院依託與人社部門建立的協作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機制,認真審查申請材料,積極調查覈實相關情況,固定完善證據,支持黃某提起訴訟,對接法院快速開庭審理,當庭調解,後被告即時付清欠薪。這起持續半年多的討薪糾紛終於實現了“案結事了人和”。

黃某的案例是寶雞檢察機關維護勞動者權益的一個縮影。

針對農民工討薪難題,寶雞市檢察機關聯合人社局、司法局等部門構建“支持起訴+引導和解”模式,通過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司法救助等方式融合履職,以“檢察速度”傳遞“民生溫度”。

2024年以來辦理民事支持起訴案件145件,追回勞動報酬158萬元。

“既要解‘法結’,更要化‘心結’。”陳倉區人民檢察院承辦檢察官張瓊芝介紹,“我們在辦案中注重釋法說理,積極引導雙方協商,80%以上的案件通過調解實現矛盾就地化解”。

從“積怨深”到“心結解”

“閨女,我聽懂了,這事翻篇了!”3月11日,年近七旬的張大爺緊緊握着寶雞市千陽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幹警王雪的手感慨道。

至此,這起因交通事故引發的、歷時八年之久的信訪積案終於畫上了句號。

張大爺曾在一公園做保潔工作,2016年5月,騎車上班途中,不料與他人相撞,自己身受重傷,對方也不治身亡。雖經法院判決,但因對責任劃分及賠償金額存疑,老人始終無法接受判決結果。

千陽縣人民檢察院受理此案後,王雪與同事細緻梳理案件脈絡,調取原始卷宗、複覈交警部門責任認定依據、逐條比對法院判決與法律條款。面對再次上門情緒激動的老人,他們一邊和老人嘮家常,一邊用方言耐心地解釋着相關法律知識,最終讓老人解開“心結”,爲這漫長的信訪路畫上一個句號。

信訪積案攻堅,貴在“用心用情”。寶雞檢察機關通過推行領導包案、公開聽證、司法救助“三位一體”機制,對疑難案件實行“一案一專班”“一案一對策”等舉措,積極化解信訪積案難案。

2024年以來,全市檢察機關共化解五年以上信訪積案8件,對7名生活困難信訪人發放救助金,真正實現了“事心雙解”。

“司法不是冷冰冰的,應該是有溫度、有力量、法理情統一的司法。對信訪羣衆要以‘如我在訴’的情懷,將心比心贏得羣衆真心,讓檢察溫度可感可觸。”寶雞市人民檢察院控告申訴部負責人鮮光輝深有感觸地說。

從“困境中”到“希望生”

4月底,寶雞眉縣,望着眼前長勢喜人的獼猴桃果樹,王某某不由想起了前年發生的一件糟心事。

2023年秋,正值獼猴桃成熟季,本是收穫的季節,眉縣獼猴桃種植戶王某某等村民卻遭遇收購商詐騙,一年的辛苦付出,血本無歸。該案被偵破後,犯罪分子雖然被繩之以法,但詐騙所得資金已被其揮霍一空,無法追回。

母親患癌、子女就學的壓力讓王某某這個本就不富裕的低保家庭瀕臨崩潰。王某某多次前往縣綜治中心反映情況,眉縣人民檢察院派駐綜治中心幹警瞭解情況後,依託綜治協同聯動矛盾化解機制,迅速啓動司法救助程序,聯合多部門實地走訪,爲王某某申請了司法救助金,助其重拾生活希望。

近年來,寶雞檢察機關聚力一體履職、綜合履職,深度融入基層治理,推動12309檢察服務中心“線上進社區、線下駐綜治”,在16個鄉鎮設立工作站,實現與全市110個鎮街、86個社區、684個村組線上可視連接,打造羣衆“家門口的檢察院”。

2024年,通過綜治平臺化解涉農、家事等糾紛490餘起,真正實現“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從農民工討薪到信訪積案化解,從司法救助到基層善治,寶雞檢察機關以‘如我在訴’的情懷、‘止於至善’的追求,將‘檢察之力’融入‘社會之治’,努力讓人民羣衆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這也是檢察爲民的應有之義。”寶雞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李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