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東蓬源鎮:“三個三”繪就基層治理新“楓”景

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阮佔江 帥標 通訊員 劉冬瑞

近年來,湖南省衡陽市衡東縣蓬源鎮黨委政府積極探索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完善建立“大調解”“大司法”“大治理”體系制度,確保社會矛盾消弭在一線,化解在基層,實現全年重大矛盾“0”上交。

“三調並舉”形成“大調解”格局

人民調解化解一般矛盾。通過政府返聘等形式,聘請“講公道、懂情況、有威望、熱心腸”的“鄉賢”“五老”擔任人民調解員,充分發揮“鄉賢”“五老”人緣、地緣、情緣的“三緣”優勢,做到一般矛盾糾紛第一時間介入、第一時間調解,全年化解一般矛盾糾紛100餘起,調解率達99%。

行政調解處置重大矛盾。針對人員傷亡、重大財產損失等重大矛盾,該鎮相關職能部門第一時間介入、全程跟蹤調處,今年來,該鎮交管、公安、信訪等部門成功調解交通事故3起、刑事案件2起、重大經濟糾紛1起。

司法調解攻堅疑難矛盾。對於鎮一級難以調解或無權限處置的疑難矛盾,該鎮組織司法所等專業部門提供法律援助,同時出具相關法律文書協助當事人進行司法調解,今年以來爲農民工、孤兒寡母等弱勢羣體提供法律援助2次、法律諮詢10次,司法調解積案2件,大案1件。

“三司協同”構建“大司法”體系

“司-法”協同儘量避免“民轉訴”。針對司法調解案件,蓬源鎮積極與法院對接,由鎮司法所牽頭組織相關熟悉政策的行業部門和熟悉人情案情的“鄉賢”“五老”共同參與訴前調解,實現了“情、理、法”的有機融合。

“司-訴”協同時刻防範“民轉訪”。探索司法所-信訪辦合署辦公模式,在來信來訪羣衆最關切的國土、民生、農林、住建等問題上,由司法所、信訪辦提供專業法律解讀、政策答疑和心理疏導,做到矛盾調解和信訪化解“同向發力”,實現全年“民轉訪”案件“0”發生。

“司-警”協同堅決杜絕“民轉刑”。蓬源鎮建立司法所-派出所“聯調聯動、信息互通、人員共管”工作機制,將矛盾糾紛調處、重點人羣管控、法治宣傳教育等工作職能進行整合,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上實現司法-公安“同題共答”,最大限度消除“民轉刑、刑轉命”等重大隱患。

“三級聯動”實現“大治理”成效

打通村一級,找準社會治理切入點。公開網格員、調解員和職能部門聯繫方式,打通羣衆問題反映渠道;結合“敲門行動”“三聯三促”等活動,深入學校、商場、社區、村組開展宣講活動10餘次、屋場懇談會20餘次,解決解答羣衆問題60餘件。對於收集到的問題進行綜合研判,針對高風險隱患提前介入、事前調解。

貫通鎮本級,實現體系能力專業化。打破“部門壁壘”,形成“治理合力”,建設高標準綜治指揮中心,全盤領導全鎮司法、公安、信訪、國土、民政等部門,針對矛盾糾紛和風險隱患做到“下去一把抓,上來再分家”,通過綜合分析研判,根據案件屬性和專業領域指派專業部門調解處置。

暢通上一級,搭建信息渠道資源庫。建立完善信息反饋機制,定期向上級反饋社會面動態和風險隱患,第一時間瞭解政策動向和信息推送;依託日常工作搭建全國各地政法部門信息、情報和溝通網絡,常態化跟蹤瞭解在外務工重點人員生活、思想動態,管控肇事肇禍風險,全年沒有出現重點人員在外肇事肇禍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