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鄉情警務”繪就基層治理新畫卷
“鄉警鄉心融鄉親,鄉音鄉情解鄉愁。”近年來,浙江省溫州市公安局人口服務管理支隊緊緊圍繞職能定位,將新時代“楓橋經驗”內涵植入鄉情警務工作實踐,持續爲“鄉情警務”模式注入新活力,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溫暖人心的基層治理之路,讓每一位在溫州生活的人,無論來自何方,都能深切體會到“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歸屬感。
2月20日一早,溫州瑞安市公安局南濱派出所閣巷新區警務室的“老鄉”民警餘純華和往常一樣來到位於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警企調解室“坐診”,爲駐地企業員工解答法律問題,普及反詐知識。“現在大家都很信任餘警官,有事就找他。”戈爾德公司行政負責人說。
據悉,爲更好地服務外來人口,溫州公安圍繞流動黨員管理服務主線,指導建立了“鄉音·調解團”“鄉音·反詐團”等團體組織,精心製作7省方言廣播,升級鄉音“雲廣播”,有針對性地爲流動人口提供法律援助、反詐宣講等服務。
這是溫州公安探索黨建引領警務品牌的有效探索。
近年來,溫州公安組建流動黨支部和鄉情助理羣團,健全完善“新居民聯誼會”“平安使者”等羣團黨建的網格化體系,壓實企業、小區物業等社會主體的流動人口管理職責,切實爲網格減負增效。
同時,溫州公安創新與海爾、雅虎等107家知名企業開展別開生面的警企支部聯建,一份份《支部黨建聯盟》書,如同堅實的紐帶,將警企緊密相連。
目前溫州全市共有21個“鄉情警務工作室”,有16名來自新疆、貴州、江西等地的民警長期駐溫工作,1.5萬家企業人事主管被聘任爲兼職“警務助理”,他們如同一張嚴密的安全網,守護着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近日,在溫州瑞安南濱街道,一起家庭矛盾糾紛在轄區民警石新華的耐心疏導下圓滿化解。當事人林某來自河南省,帶着妻女在瑞安務工,家庭矛盾發生後,民警接警到達現場,林某情緒激動,不聽勸解。得知他是河南籍,民警立即呼叫同爲河南籍的石新華來“救場”,在鄉音鄉情的助力下,這起矛盾被成功化解。
發鄉音,話鄉情。在“鄉情”共治的推動下,一起起矛盾糾紛被巧妙解決。
據瞭解,近年來,溫州公安依託商會、企業和志願者的力量,組建新居民“義警”巡邏隊每天活躍在大街小巷,用熟悉的鄉音傳遞着安全的信號,並聯合人社、民政、鎮街等多部門,積極開展人才共建、跨區聯動和矛盾聯調工作。2024年以來,共成功調處4554起矛盾糾紛,其中12次跨區縣調解,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真正做到了社區共治。
“沒想到現在異地辦理臨時身份證這麼方便。”近日,來自河北省廊坊市的王女士不慎遺失了身份證,本以爲異地不能辦理臨時身份證的她抱着試一試的心態,在溫州市永嘉縣甌北龍橋聯勤警務站成功辦理了臨時身份證。
“服務民生是‘鄉情警務’的重心。我們在民生事項上做了很多的探索,藉助企業自主申報系統讓新居民務工者實現了無感申報、一鍵登記,同時,打造了疑難戶口會商處置‘業務品牌’,更是爲羣衆解了燃眉之急。”溫州市公安局人口服務管理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
溫州公安聚焦惠民惠企服務,將居住證融入市民卡一體化建設,在“浙裡新市民”應用中精心嵌入法律諮詢、人才認證、積分入學、惠民租房、購房優惠等18個子場景,爲新居民在就業、民生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幫助。目前,自主建設的“浙里人口全域治理”集成應用已爲1300餘家企業提供“警務助企”服務,助力民營企業在溫州這片沃土上茁壯成長。
“鄉情警務”在工作中巧妙融合法、理、情,同時注重時、質、效。參與其中的每一位工作人員,既是守護法律的忠誠衛士,也是傳遞鄉情的溫暖紐帶。未來,溫州公安將繼續深耕“鄉情警務”,讓溫情與法治相互交融,不斷繪就基層治理的溫暖新畫卷,爲浙江“楓橋經驗”增添新的光彩,爲中國式現代化基層治理提供更多可借鑑的生動樣本。(王春、包奇涵、李青青)
來源: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