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青河縣綜治中心:化解糾紛重“心治”
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潘從武 通訊員 秦曉攀
接待大廳裡,法官和勞動仲裁部門工作人員正在接待來訪羣衆;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正爲羣衆提供法律諮詢……在新疆青河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上演。
今年1月,青河縣融合社會矛盾疏導服務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信訪接待中心職能,建成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
該中心集矛盾糾紛化解和社會治安防控於一體,整合政法機關、行業部門及專業調解力量,採取“5個常駐單位+9個輪駐(隨駐)單位+3名駐點律師”協同模式運行。橫向聯動公安、信訪、人社等14個部門,縱向貫穿鄉(鎮)、村(社區)69個綜治中心,形成“中心吹哨、部門報到”快速響應體系,落實“一把手、一句話,自下而上”信訪工作機制,實現矛盾化解“一扇門受理、全流程處置”。
據該中心工作人員阿依特努爾·哈勒泰介紹,中心通過線上和線下開展工作,線下14個職能部門各司其職,線上利用社會治理綜合服務平臺,實現訴求收集、智能分派、進度追蹤、數據共享。
3月6日,青河鎮居民陳某來到該中心,稱其將房屋租給了卡某,卡某幾年未繳納房租和暖氣費,想申請依法調解。接待大廳工作人員將其引導至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的“請講理調解室”,青河縣司法局專職調解員加楠·馬丁從法理和情理兩方面進行調解,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卡某同意分期付款,糾紛圓滿解決。
“來訪羣衆先在綜治中心接待大廳進行統一登記受理,對當場能調解的糾紛,由調解室先行調解,不能調解的由中心分流。需要法律援助的引導至法律服務中心,需要心理疏導的引導至社會心理服務區。對涉及多部門或輪駐、隨駐單位的事項,通過‘吹哨報到’機制,通知相關部門聯合調解。”阿依特努爾說,該中心實行“派單制”,收集各類事項後,統籌各入駐部門依法依規辦理,並建立風險研判、跟蹤問效機制,實現閉環管理和數據共享。
該中心還結合“心治”特色,分級分層提供心理疏導服務,利用好“心能量”線上平臺,開展心理健康“雲輔導”,預防矛盾糾紛和風險隱患發生。
截至目前,該中心共接待來訪羣衆80人,化解矛盾糾紛68件,開展心理疏導服務、培訓52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