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寧靜車廂引家長反彈 立委籲推動「寶寶哭泣我OK」政策

立委林月琴呼籲推動「寶寶哭泣我OK」的公共運輸文化,讓家長不需再爲孩子的存在而道歉。圖/立委林月琴提供

高鐵寧靜車廂政策引發家長及親子團體不滿,民進黨立委張雅琳及林月琴今天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與社會應推動「寶寶哭泣我OK」的公共運輸文化,而時代力量也偕本土政黨,直指贈送「乖乖」是威脅利誘的方式,呼籲高鐵調整寧靜車廂政策,落實友善育兒環境。

立委張雅琳及林月琴,以及家長代表王景弘、親子團體共同召開記者會,針對高鐵寧靜車廂提出4大訴求,包含檢討寧靜車廂政策適用範圍、明確訂定3C產品使用規範、建立例外與保障機制、推動試辦與意見回饋制度。

張雅琳說,高鐵寧靜車廂出發點是盼提高搭車品質,但推動的制度讓家長憂心被投訴而不敢帶孩子搭車,或讓孩子被視爲潛在「噪音來源」,違背兒童友善社會精神,呼籲高鐵應思考車廂分區或寧靜車廂範圍,強化車廂兒童友善的宣導與人員訓練,給予家長及孩子一個被理解的空間。

林月琴表示,高鐵應評估多元車廂分區與彈性管理機制,強化列車人員教育訓練,在面對嬰幼兒哭鬧等不可控的情況時,應以同理心與包容態度處理,同時政府與社會應共同推動「寶寶哭泣我OK」的公共運輸文化,讓家長不需再爲孩子的存在而道歉。

王景弘說,每次帶孩子搭高鐵都要做很多準備,日前帶患有自閉症的兒子搭高鐵,孩子無意發出聲音,卻遭舉牌警示,讓他當下不知道該怎麼辦。寧靜車廂政策推出後,車廂內不能講電話,若家長帶着孩子怎麼辦?若遇到車廂太滿走不出去情況又該如何?

張雅琳總結,高鐵應重新評估是否適合在全時段、全車次全面推行,避免政策過度僵化,忽略不同乘客需求;對電子設備使用應清楚說明音量、耳機及通話等限制,並加強宣導,讓乘客理解並遵守規範。

政策文字中應明確排除「嬰幼兒及特殊需求旅客」,列車服務人員應接受相關情境訓練,避免誤判或歧視;同時也建議以試辦式方式推行,並蒐集各乘客意見,定期公佈爭議與改進報告,以真正落實「尊重多元乘車需求」的精神。

另外,時代力量與本土小黨也在立法院羣賢樓外召開記者會,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也提出3大訴求,包含正視少子化危機,公共運輸應優先營造友善育兒環境;取消全列車皆爲寧靜車廂,改爲特定車廂設置,讓家長有一般車廂可選;加強第一線人員教育訓練,真正落實親子友善。

小民參政歐巴桑召集人林詩涵說,高鐵給予家長及小孩「乖乖」的行爲,就是種對兒童的歧視、威脅及利誘,小禮物本應是歡迎搭乘的意思,但在寧靜車廂政策推動下給予乖乖,代表孩童不符合大人期待,因此給予乖乖威脅利誘,盼其可以「乖乖」。

林詩涵說,兒童在發展階段有其好動性、肢體活動性,高鐵卻要求孩童撇除本性,成爲遵守規定的大人,寧靜車廂政策凸顯高鐵對於孩童發展意識的缺乏;至於家長爲安撫小孩外放影片問題,林詩涵表示,現在有孩童專用降噪耳機,但也須探討市面上相關產品是否夠多、價格是否逐步調降,讓家長不用負擔高額價格,去提供孩童不會傷害發展的產品。

小民參政歐巴桑召集人林詩涵(右一)認爲,高鐵給予家長及小孩「乖乖」的行爲,就是種對兒童的歧視、威脅及利誘。記者胡瑞玲/攝影

立委張雅琳及林月琴,以及家長代表王景弘、親子團體共同召開記者會,針對高鐵寧靜車廂提出4大訴求。圖/立委林月琴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