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曝2寶媽被舉牌!寧靜車廂「大寶獨留座位」她出去哄娃 高鐵澄清
▲高鐵針對3C商品使用推動寧靜文化。(圖/高鐵公司提供)
記者李姿慧/臺北報導
高鐵全車「寧靜車廂」風波延燒,有網友指稱一位2寶媽昨(10日)被舉牌並勸導帶寶寶到門外走道安撫,因此只能將大寶獨留座位,網友痛斥「這是什麼史上最爛規範」。不過,高鐵表示,該車次並未對特定旅客舉牌、勸導到玄關安撫,將優化執行技巧,籲社會共同支持包容孩童成長。
有網友在Threads發文批評,高鐵「寧靜車廂」是什麼史上最爛規範,眼睜睜看一個帶兩寶的媽媽被舉牌示意降低音量,還勸導可以帶寶寶去門外走道安撫寶寶,結果媽媽只能放着大寶自己在座位上,抱小寶去車廂外面安撫,「看了好不舒服。」而根據網友顯示車票,該車次爲昨天的153車次。
對此,高鐵公司說明,昨日(10/10)153車次列車長表示巡視車廂時有遇家長帶孩童的旅客,但並沒有遇到哭鬧需要協助的狀況,當車次也未有勸導旅客至玄關安撫孩童情形;服勤員執行推車服務時,並無勸導嬰幼兒哭鬧。高鐵強調,車安保全依規定巡視車廂時全程舉牌,並未針對特定旅客舉牌。
不過,該文也引起網友熱議,認爲讓家長爲了安撫哭鬧的孩子將另一個孩童獨留座位不妥也相當危險。另外,有網友也分享自身經驗,指帶兩個小孩坐高鐵,小的2歲想睡覺哭了,她抱去車間安撫,只好讓4歲的姐姐自己在位子上看書,後來工作人員跑去找她,告知姐姐在座位上默默掉眼淚,她趕快回去,孩子說想找媽媽,因爲媽媽離開前叮嚀不能自己亂走,所以孩子很乖坐在位置上等待,但不知道媽媽在哪裡又不敢哭出聲,只能默默掉眼淚,令媽媽很心疼內疚。
近日也有家長帶孩子搭高鐵心理壓力大,除了只能盡力提醒孩子保持安靜外,還自制「我們會努力保持安靜,如果吵到您真的很對不起」的道歉手板。
昨日也帶孩子搭高鐵的楊小姐表示,高鐵說寧靜車廂是針對3C商品使用,並非針對孩童,但實際上許多家長都遇到被勸導安靜情況,高鐵執行政策不明確,放任不同族羣間的旅客互毆,「寧靜」那塊牌子不只是牌子,而是一種標籤,還是一種霸權的符號。
▲高鐵推動全車「寧靜文化」。(圖/高鐵公司提供)
她表示,全球只有臺灣首創整列車都是寧靜車廂,許多國家都有推動寧靜車廂,但大多爲1到2個車廂,可以在購票時選擇,玄關處也有提供空間給需要通話或長時間要安撫孩子的座位,避免站立不穩導致額外受傷,「這麼多國家推出寧靜車廂,難道臺灣高鐵不能好好抄一個做法和做好配套再上路嗎?」
事實上,義大利國鐵和高鐵也有商務寧靜車廂設計,並非全列車,僅特定的商務寧靜車廂提供安靜區域,除隔音較好外,也禁止大聲談話或手機通話,並提供更寬敞舒適座椅,且免費提供飲料和零食,票價較一般車廂貴。
不過,也有家長在Threads上表示,高鐵寧靜車廂的用意是希望使用3C的人可以戴耳機、旅客小聲交談、手機音量注意,沒有要小小孩安靜,當父母的不需要跟風討論社會如何厭童;萬一真的被舉牌,就說「我們沒有使用3c造成噪音,會跟孩子小聲交談安撫,他們還在長大,還在練習融入社會,請給他們時間」,如果一直被惡意針對,也會跟對方理性溝通,說明孩子發出的聲音,不在寧靜車廂規範內,「站穩立場,是給孩子最大的安全感。」
▲高鐵上超過7成噪音來自旅客使用手機通話或3C看影片。(圖/高鐵公司提供)
針對近來「寧靜車廂」風波,高鐵重申,推動車廂寧靜以來列車勸導案例,迄今各車次進行超過1萬3千次勸導,平均每班次不到5件,其中半數爲在車廂內講電話,其次爲追劇、聽音樂未戴耳機,超過二成;其他多爲大聲交談影響他人約三成,幼/孩童相關僅爲極零星個案。顯見絕大多數車廂噪音來源,均可透過旅客自發性的公德心及自律,即可有效達成車廂寧靜,減少其他旅客的困擾。
高鐵公司強調,提升車廂寧靜度是針對車廂內講電話、使用3C產品卻不戴耳機等打擾其他旅客的行爲,對於嬰兒、幼童或其他如疾病等明確因素而影響自主能力旅客的行爲,服務人員一向秉持關懷提供必要的協助與安撫。
針對近期親子族羣意見,高鐵表示,將持續傾聽與理解,優化一線服務人員執行技巧,避免造成誤會,並加強提供旅客必要之關懷與協助,高鐵認同孩童是社會共同的資產,需要理解與包容,並呼籲旅客發揮同理心,讓高鐵車廂成爲相互體諒與尊重的親子友善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