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寧靜車廂弄巧成拙 時力籲調整政策

時代力量偕同臺灣綠黨、臺灣基進及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今(14)日上午立法院羣賢樓前召開「取消高鐵寧靜車廂、落實友善育兒環境」記者會,呼籲高鐵調整寧靜車廂政策。(時代力量提供)

時代力量偕同臺灣綠黨、臺灣基進及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今(14)日上午立法院羣賢樓前召開「取消高鐵寧靜車廂、落實友善育兒環境」記者會,呼籲高鐵調整寧靜車廂政策,優先考量友善育兒環境,並加強人員訓練,真正落實親子友善。

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表示,高鐵「寧靜車廂」政策上路後引發爭議,問題並非噪音管理,而是反映出臺灣社會對育兒與孩子包容度偏低。她指出,每位旅客都希望有舒適的乘車環境,使用 3C 產品戴耳機、通話時降低音量是社會共識,但當政策讓家長感到不被歡迎、甚至出現先道歉、再上車的氛圍時,已偏離初衷。

王婉諭表示,高鐵應全面取消「寧靜車廂」政策,這項措施畫蛇添足、徒增困擾。高鐵並不算吵雜,若遇個別噪音情況,只需加強勸導即可,無需讓全列車皆爲寧靜車廂,反而增加家長帶孩子搭車的壓力。若要改善乘車品質,應針對手機與 3C 產品音量加強宣導,例如推廣「手機禮貌」、「3C 寧靜」等友善乘車運動。

王婉諭強調,政府與高鐵應正視少子化危機,打造友善育兒環境,並加強第一線人員訓練,落實親子友善。她呼籲交通部、衛福部與高鐵公司儘速檢討甚至取消該政策,讓高鐵成爲包容、友善的公共運輸。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召集人林詩涵表示,當臺灣成爲全球生育率最低國家,更應反省社會是否對育兒家庭足夠友善,政府不應停留在口號,而應以兒童權利爲核心,建立公共運輸親子友善指引,制度化服務人員訓練,推動以兒童爲中心的社會教育,讓孩子的聲音被理解與包容。

臺灣綠黨共同召集人甘崇緯指出,高鐵「寧靜車廂」規範模糊、溝通不足,導致對立與誤解,公共運輸是公共空間,應兼顧多元需求,不是隻有安靜纔是文明,理解與體諒同樣重要,綠黨主張取消「寧靜車廂」畫分,讓全車遵守基本禮貌原則,兼顧安靜與親子友善。

臺灣基進秘書長吳欣岱批評,高鐵原爲體貼乘客的美意,卻變成僵化規範,忽視育兒家庭需求,甚至造成對兒童的變相排除,呼籲高鐵及交通部應檢討現行做法,改爲設置部分寧靜車廂,並透過跨部會協調,確保政策兼顧商務與親子乘客需求,打造更友善的公共交通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