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車廂 高鐵改柔性引導

針對高鐵「寧靜車廂」措施引發育兒不友善質疑,高鐵公司董事長史哲16日表示,已調整爲口頭柔性引導。(姚志平攝)

臺灣高鐵寧靜車廂引反彈,立法院交通委員會16日通過臨時提案,要求高鐵研議寧靜車廂與親子車廂等不同選擇、加強車廂親子友善措施。高鐵董事長史哲表示,已調整執行模式爲口頭柔性引導,預估大衆半年後就能接受,將持續溝通尋求更佳方式。

高鐵9月22日至10月13日共勸導1萬7146件,執行班次共3736車次,平均每車次勸導4.58位旅客,勸導內容包括車廂講電話49%、用3C未戴耳機24%、成人大聲喧譁27%。

史哲說明,即起取消椅背網袋寧靜車廂小卡,改車上雜誌柔性宣導,並暫時取下推車搖搖牌,牌面更新設計中,車安人員將採自然互動方式勸導,以口頭提醒及柔性引導,並加強服務人員溝通技巧與同理心應對。

民進黨立委李昆澤指出,宣導倉促易造成社會對立,重大交通政策須有半年以上對話宣導期;立委蔡其昌說,新車打造中,目前可放置大型嬰兒推車空間不多,新車廂可調整增加;立委何欣純提案,請研擬比照服務輪椅族訂票經驗,加強親子友善措施。

國民黨立委魯明哲建議,在不犧牲運量下,研究提供更優質搭乘體驗的可能性,像用視覺或氣氛營造等,讓親子乘客有喘息餘地;立委黃健豪提案,請交通部協調高鐵研議針對不同車廂,提出寧靜車廂與親子車廂等選擇,讓民衆依需求搭乘。

史哲表示,多數旅客接受勸導後樂意改善,透過精進作爲,約半年後大衆就可接受,寧靜車廂與親子友善是使命與責任,將持續溝通尋求更佳實施方式,但在營運面,難打造像臺鐵的親子車廂。針對立委提案親子車廂與親子空間設置改善,他則說會再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