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施政大體檢【長照篇】/不僅等1張牀 長者盼安心老去

臺中公立長照中心牀數有限,且8成是長住,候牀時間長,私立機構則昂貴,對多數家庭是漫長的等待。記者趙容萱/攝影

臺中許多長輩都在等一張長照牀位,公立長照中心僅190牀,8成是長住,候牀要半年到一年;私立機構雖能較快入住,但即使是郊區的陽春型也要月付3、4萬元,對多數家庭是場昂貴而漫長的等待。

南區「沐陽306老人長期照顧中心」低調外觀下,裡面像個小社區,長者看新聞、翻報紙,氛圍溫暖。然而一牀難求,目前候牀約10人。

八旬華裔阿嬤坐在沙發上喝咖啡,偶爾用英文與人閒聊。她說:「自由自在,纔是老了最重要的生活。」不願孤單老去,她選擇搬進來。里長娘則擔心獨居時若生病無人照料,「這裡有人照顧,像家一樣安心。」

退休老師妻子輕度失智,丈夫夜夜難眠,直到妻子騎車迷路,他才放下堅持入住機構,凸顯「雙老家庭」的無力。市府統計,臺中近3成長輩與高齡配偶同住,潛在照護需求龐大。

家屬的壓力還有經濟。陳女士的父親多次中風,輾轉找到合適機構。她坦言:「收費真的高,1個月要3、4萬元,但看到爸爸穩定,還是值得。」這樣的金額已超過臺中老年人口平均月收的兩倍,許多家庭望而卻步。

臺中照服員平均年齡55歲,常見12小時工時,1個月能領4萬元已算高薪,但新人難留,留才幾乎全靠「情感支撐」,「能留下來的,大多是真的喜歡這工作」。然而再怎麼努力,仍難填補人力缺口。

臺中長者已逾47萬人,衛福部推估,至少9.8萬人需要長照,但市內住宿式機構與醫院病房合計仍不到需求的1成。「長輩需要的不只是牀位,而是能安心老去的環境。」一位照服員道盡整個體系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