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施政大體檢/長照篇 新北80萬長者冠全國 迎照護挑戰
長者在日照中心照服員與老師帶領下,訓練身體機能。記者葉德正/攝影
長照服務涵蓋範圍大,無論居家、日間照顧,或社區據點、住宿型機構、喘息服務及聘僱外籍看護等。新北市因城鄉差距大,市府強調要廣建社區型日照中心、長照機構,讓長者能在社區接受照顧及生活訓練。
衛生局長照科長侯嘉玲說,社區式長照是市府政策,一直積極布建日照中心,全市目前有118家,79學區中已有78學區建置,幾乎達成「一國中學區一日照」目標,僅剩位處瑞芳區九份霧山的欽賢國中學區,受限設置標準,仍在尋找合適地點。
至於住宿型機構,社會局老人福利科表示,目前232家共1萬3488牀,至今年8月收住1萬1406牀,入住率84.56%。雙北是共同生活圈、交通便捷,加上北市機構租金、營運成本高,北市民衆會考量收費、就近探視等,至鄰近縣市機構安置。
全球失智人口增加,甚至有年輕化趨勢,對家庭、醫療體系壓力大。侯友宜9月初率團赴荷蘭阿姆斯特丹蔘訪全球首座失智照護社區「霍格威村」,學習「小型社區、生活即照護」模式,透過商店、餐廳、花園等,讓失智者保有熟悉生活型態,盼借鏡國際經驗,把社區村落式照護帶回新北市。
對於新北市強調在地養老做法,議員陳乃瑜說,目前照護供給多仰賴民間,公部門角色相對薄弱,建議市府發展「微型化」及「社區化」日照中心,落實就近照顧,也能延緩長者失能、促進社交。
「住宿型機構的管理是全臺共通的挑戰。」輔大社工系教授王潔媛指出,尤其涉及文化、意願與社會變遷衝擊,許多個案並非自願入住機構,常出現「人跑走」突發危機,讓社工壓力大。另公私部門品質檢核標準不一、遊戲規則不清,也影響服務穩定與信任度。
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張淑卿提醒,新北市住宿型機構雖是全國最多,但因需求量也大,實際供需仍不對等。另照服員與社工人力不足,流動率偏高也是隱憂,基層資源仍不足。
議員王威元強調,長照政策應兼顧硬體、人力與服務介面整合,尤其是醫院出院銜接、區域收費差異及補助分攤制度。他提醒,中央調整長照補助比率後,恐使新北財政額外負擔20億元,呼籲中央與地方協調合作,避免影響政策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