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施政大體檢【長照篇】/臺南長照涵蓋率逾9成 城鄉分配不均

臺南市府表示,全市37區皆設有長照服務,共有70家A級中心、1165家B級據點及240處巷弄長照站。 圖爲長照機構運作情況。圖/南市社會局提供

臺南市老年人口7月底突破2成,邁入超高齡社會,市府指長照服務涵蓋率逾9成;然而分配不均,有偏鄉行政區日間照護據點僅1、2處,使用率逾100%,資源仍集中市區。另外,養護型機構弱勢補貼金額相對其他縣市稍低,曾有弱勢住民轉院遭拒收。

市府指出,全市逾千處長照據點,截至今年9月,37區皆已設有長照服務,包含70家A級的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1165家B級據點複合型服務中心及240處巷弄長照站。另,新營醫院北門分院轉型爲多元長照資源中心,提供居家、日照、團體家屋及住宿式服務,牀位使用率逾8成。

市議員蔡育輝發現,日照在2022年就完成64所國中學區布建,以行政區來看已區區有日照機構,但量能無法完全對準需求,關廟區2間日照能服務60人,但有66人使用;佳里區3間能收114人,卻來117人,將軍、大內、鹽水、左鎮都各僅1間,使用率皆破100%。

至於市區的安平、東區、中西區,可服務人數200至400人不等,使用率也都逾100%,量能待擴充。

蔡育輝建議,市府應鼓勵或要求較大型長照機構到偏鄉設點服務,負擔一些「較難賺錢」的地方。傳聞有機構違法用農地擴建,增加服務人數,實際使用率超出統計許多,但照服人力沒跟着提升,照顧品質、安全都是危機。

議員王宣貿先前與蔡麗青、朱正軒點出弱勢補助偏低問題,有養護機構弱勢住民轉院,疑因業者嫌補助的照顧費太低拒收,險變人球;目前南市府補助弱勢者到住宿機構,養護型每月2萬2千元,六都最低,黃偉哲已宣佈明年起調高,養護型2萬4千元,安養型1萬2千元。

王宣貿也說,長照制度對居家和住宿式照護各有補助,但「主要照顧者」也應納入政策設計核心,讓壓力有效減輕。

市府表示,今年9月共有144家單位提供日間照顧及小規模多機能服務,會持續擴充量能,六甲區也正規畫新建住宿式長照機構,將增設日照30人與住宿100牀;人力方面,5年來社區整合中心個案管理員由177人增至374人,照服員也由6618人增至1萬744人、照管人員從139人增至169人。

人力雖增加,但個案管理員、照服員仍因個管案量偏高、負荷過重,工作報酬、升遷機會等滿意度偏低,導致留不住人或找不到人。衛生局表示,已推動訓練與留任計劃等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