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施政大體檢【長照篇】/長照城鄉差距 恐壞了政策美意

臺南早在3年前就爲超高齡社會超前部署,達標「一國中學區一日照」,但多個偏郊僅1間日照,只能超收,出現「長照城鄉差距」,各區長輩享受的服務品質也易有落差,這種齊頭式均衡恐壞了市府的政策美意。

截至8月底,臺南高齡人口20.12%,與全臺平均大致相符,許多工作人口外流,家裡剩老父母、祖父母,缺乏照顧者,長照需求恐比用人口、年齡數字估算來得高,加上不少長者住在鄉下老家,不在都會區,長照需求須更細膩分區檢視。

全市37個行政區145個日照機構,能服務4940人,目前使用4212人,看似有餘裕,其實只有4區日照使用率低於50%,且大內、鹽水、官田等13個行政區都僅1間日照,符合一國中學區一日照最低標,但1間日照服務量能約30人,也難怪許多行政區衝破100%使用率。

日照中心超收,使用空間不足、長久欠缺的照服人力將更吃緊,勢必影響服務品質。另外,郊區、偏鄉交通不便,長輩若需要跨區去日照中心,拉長距離易衍生風險,也會影響長照體驗。

至於住宿型機構,截至上月底共88家,西港、麻豆、下營、六甲、新市、北區使用率也逾95%,凸顯都還有擴充空間。

市長黃偉哲喊出「打造長照幸福城市守護長者」,市府引以爲傲的長照服務涵蓋率超過9成,確實領先多數縣市,只是人口持續老化可以預見,需要更多元解方,市府今年7月將長照業務從社會局移撥衛生局,未來結合衛生體系,並增設長期照護科,市民更期待各區長照資源真正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