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長照涵蓋率惹議 呂建德秀數據「倒數第3」:不需檢討嗎?
衛福部次長呂建德。(李念庭攝)
臺北市爲補助款槓上中央,衛福部次長呂建德昨日酸,北市有錢提高重陽敬老禮金,長照布建卻吊車尾;北市衛生局反擊,稱北市實際照顧替代率達85%,要求撤回指責。呂建德表示,北市拿的長照經費名列前茅,長照布建卻是全國倒數第3、只贏離島,確實應該檢討,經費使用要有先後順序。
呂建德昨日在行政院會會後記者會提到,多拿補助的縣市應多負責任,像臺北市長蔣萬安要將重陽敬老禮金從1500元增加至3000元,但臺北市長照布建僅58.6%,低於平均,在全臺敬陪末座,「應該把錢花在刀口上」。
臺北市衛生局昨日反擊,稱北市實際照顧替代率在2024年底已達85%,衛福部只計算使用長照2.0、住宿機構服務人數,但臺北市還有多元替代方案,如長者健康促進活動、社區據點、家庭照顧者服務,這樣的數據才能反映實情,呼籲衛福部收回指責、勿抹煞基層工作者的努力。
衛福部今日下午秀出數據,臺北市近3年長照需求服務涵蓋率,分別爲2022年47.33%(全國69.51%,排名20);2023年53.51%(全國80.19%,排名20);去年58.1%(全國84.86%,排名20)。
呂建德直言,臺北市連3年長照涵蓋率倒數第3名,只贏連江、金門離島地區,「難道不需要檢討嗎?」且北市每年獲得長照經費金額可觀,拿那麼多經費,卻沒有放在重點上,禮金不是不能發,但要有「先後順序」,呼籲先加強長照失能資源布建。
呂建德說明,長照需求服務涵蓋率計算方式,國際、全國都是一致標準,分母爲65歲以上長照需求推估人口(失能人口),分子則是實際使用長照2.0服務人數。然而,臺北市的「替代照顧率」,是將健康促進、社區據點參與者及家庭照顧者等多元方案都納入分子。
呂建德表示,此計算方式,將所有參與健康促進的長者都視爲分子,分母理應爲全市65歲以上人口,否則將造成誤導。北市的計算方式指標與中央不同,替代照顧率無法直接和長照涵蓋率比較,應該說清楚。
呂建德說,衛福部肯定臺北市推動多元服務的努力,也理解地方政府希望展現成果的用心,但數據呈現應以嚴謹、專業爲本,才能正確評估長照服務是否真正滿足失能者需求。中央非常樂意與地方政府持續溝通,也會請長照司協助地方政府,共同確保長照資源公平布建、精準到位,迴應真正的服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