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施政大體檢/【青年就業篇】青年餐飲業者:盼市府協助AI轉型

桃園市府祭出青年就業、青創輔導政策,有北漂青年獲創業獎金支持,與同好開公司自己當老闆;有青年餐飲業者呼籲,人力不足衝擊大,盼市府提供資源,協助AI轉型,以降低缺工困擾。

30歲餐飲業沈先生說,桃園推動青創政策,以AI協助轉型,但餐飲、服務業嚴重缺工,加上薪水低、勞動程度高,除非自己創業或當高階主管,否則難有較好發展;現在年輕人從小被呵護,職業選擇也會受影響。

沈先生表示,若要提升餐飲業,點餐機設備成本從10多萬起跳,送餐機器人動輒30萬、40萬元,中小型企業難以投入;餐飲設備展多在臺北與假日舉行,實際營運業者北上餐與不方便。

產業面臨缺工,AI輔助逐漸成爲趨勢。沈先生建議,盼市府提供免費課程,讓業者瞭解AI設備的效益、潛在隱憂,也盼提供補助方案,讓中小型業者利用科技降低缺工困擾,否則怕成爲惡性循環。

從彰化「北漂」桃園的王藝樺,就讀中原大學會計系參加校園創業課程,與同儕成立「銀享樂齡公司」,訓練銀髮族健身,迄今已滿3年;她在青年局及教授協助下,學習撰寫簡報,靠創業競賽獲得資金,添購器材、找教練。

銀享透過據點收費與企業贊助,持續經營。王藝樺說,她肯定青年創業獎金補助機制,建議整合其他局處資源,提供創業團隊持續發展的動力。

曾擔任國中教師的杜德皓,進入中央大學企研所進畢業後,發現年輕學子欠缺金融理財素養,決定走上創業路,他與志同道合朋友成立公司,打造財務App平臺,主打個人財務管理AI助手。

杜德皓說,青年局常找業師輔導,若能進階仿效美國西岸參與入股方式,創業發展更有效益,希望市府能舉辦展覽,讓青創團隊接觸更多潛在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