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施政大體檢/【青年就業篇】青創、新創善政 吸青年脫北入桃
桃園市是六都最年輕直轄市,市民平均年齡僅41.1歲,房價比雙北親民,「脫北入桃」青年愈來愈多。桃園市府有全臺最早成立的青年局,現任市長張善政推優惠青創貸款、加速器等政策。議員認爲,除了輔助創業,更要陪跑,提高青創存活率。
桃園市總人口超過234萬人,青年人口突破60萬人,淨遷入人數居六都之冠;桃園市工業年產值逾4.7兆,居全國之冠,從製造業到高科技都有,加上地處「國門之都」,物流、倉儲服務業興盛,平均薪資4萬5665元,在六都僅次北市。
桃園市府祭出青年就業獎勵方案,穩定就業者發放最高2.1萬元獎勵金,鼓勵青年進修、考證照,最高可再領4.05萬元獎金;市府表示,5年來各年齡層青年失業率,整體呈下降趨勢,其中以30到34歲失業率最低,波動最小。
桃園市率全臺之先成立青年事務局,今年已邁入第10年。科技人出身的張善政提出友善青創政策,號稱全臺最優惠的青創貸款,貸款額度最高200萬元、最長5年免息,另有青創資源中心單一窗口服務。
桃園市府鼓勵青年創業,曾安排青創基地團隊參加2025智慧城市展,促進創新與科技發展經驗交流。圖/桃園市青年局提供
張市府首創「桃園天際線」加速器基地,邀請對AI、數位經濟、智慧物聯、金融科技等關鍵產業的新創團隊進駐,鏈結國內外資源,協助新創公司取得海外訂單,提升青創環境。
桃園市議員餘信憲說,整體青年失業率下降,但實際就業機會與青年需求有落差,不少服務業、行政職開出3.8萬元以上月薪,仍吸引不了青年求職,現在年輕人偏好自由、彈性工作,青年勞動力不穩定,市府應提出對策。
議員謝美英說,培育AI與數位科技應用人才是趨勢,若從青創輔導就打好基礎,未來10年能銜接業界需求。
議員彭俊豪則認爲,青創孵育需要資源與時間,市府推動加速器等政策,審計部門點出基地場地使用率欠佳,青創團隊後續輔導與計劃管控,仍有努力空間。
議員黃敬平說,青年創業除了前期輔導,還要提供持續性支持,超過3成青創產業在創業後2至3年倒閉,市府要推動「陪跑計劃」,提升桃園青創企業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