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施政體檢/【青年就業篇】青年:如何找資源 需加強宣傳

政府推出政策幫助年輕人,青年同聲呼籲要加強宣傳。圖/北市青年局提供

首都青年人口流失、失業率攀升,許多北漂青年不堪高房租、高物價,黯然返鄉,也有北市青年創業,卻感受不到政府幫忙,甚至有臺北人「南漂」,他們異口同聲說,市府祭出青年新政,需加強宣傳,否則青年缺資源挹注,仍會持續出走。

31歲Akan出生北市,大學讀的是日文系,曾赴日交換留學一年,畢業後陸續接了參展、活動口譯工作,2020年起任日商公司採購業務。

「我真的適合一直坐在辦公室嗎?」Akan說,去年有接案當專職口譯想法,毅然辭了工作,着手籌劃未來藍圖。但一開始就遇上現實難題,接案多數要靠人脈,案子來源不固定,一個月可能就一筆,加上她是這行菜鳥,報價自然也無法太高。

是否利用北市創業等相關補助?Akan說,她要接案找工作,很難抽時間研究政府資源,加上資源多給遭資遣的人,像她懷有抱負自願離職者,好像不曾見到相關資源幫忙。她希望政策能幫助想斜槓離職者,例如推出跨領域前置班圓夢。

30歲小江曾在北市工作4年多,最後仍回家鄉臺中就業。他說,畢業後因北市較好找工作留下,但北漂期每月9600元房租就佔生活費一大半,「臺中薪資雖較低,但北市應酬等都是大筆的額外開銷。」

他說,北市租屋時,政府有推出租屋補貼,但房東怕被查稅,提補助恐被房東要求搬家走。因此周邊同齡「北漂」朋友,已有不少人返回臺中工作,他也返鄉3年多・

對於青年局陸續推新政,他建議,一般年輕人忙於工作,很難留意政府釋出的資訊,「我們是他們的TA(目標客羣),真的需要多加宣傳。」

26歲陳姓男子家鄉在臺北,在高雄的大學畢業後,留在高雄生活至今,他坦言,大臺北人口密集、工作步調快,常被壓得喘不過氣,生活品質可能只有60分,在中南部可以到80分,也是首都要試着改變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