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施政大體檢/新聞眼 在地安老 非只蓋中心就算數

郭奶奶在社區長照機構交到許多朋友,也開心展示自己的琴技。記者葉德正/攝影

新北市有118家日照中心、232家住宿型長照機構,乍看數字表現不俗,但對照近80萬長者,依舊趕不上人口老化速度。至於照護機構品質良莠不齊、長照人力不足且流動率高,不僅是新北困境,其他縣市也不例外。

公部門在長照中角色偏弱,主要依賴民間經營,市府喊出「一國中學區一日照」但偏鄉地區長者要就近獲得服務,其實是理想大於現實。且長照不是隻蓋中心就算數,還需要細緻的服務網絡與人力支持。

照服員低薪高壓,流動率居高不下,造成人力缺口。若政策只着眼增建日照中心或牀位,在人力吃緊甚至嚴重不足下,影響服務品質與量能,也無法讓家屬安心。

也因日照中心或機構品質標準不一,口碑和條件好的機構總是長年滿牀,往往要等上好幾年,收費也是民衆另一考量,加上中央調整補助比率,恐讓新北財政再度吃緊,最後轉嫁民衆,更加重經濟負擔。

新北市府高調宣佈成立「高齡長期照顧處」,甚至遠赴荷蘭取經失智照護社區,市民真正關心的是這些政策究竟能否落地?滿足長照需求,抑或只是一場又一場的政治宣示?

「社區在地養老」是美麗願景,但面臨高齡照護的挑戰,早已不只是「建設」或「數字」能解決,而是人力、管理、文化與資源分配的全方位考驗。真正難題在於,如何讓每位長者在地安心養老,不讓長照成下個社會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