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臺積電大投資 扶植美國半導體生態系(廖明輝)

臺積電對美投資至少千億。美國總統川普和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日前共同出席白宮記者會宣佈這項重大投資。(圖/路透)

臺積電宣佈在美國投資千億美元,這項投資計劃不僅是該公司史上最大規模海外擴張,也是美國有史以來企業在製造業領域的最大單筆投資。這次佈局不僅涵蓋亞利桑那州三座先進半導體廠、兩座先進封裝廠及一座研發中心,還聚焦人工智慧與高效能運算等關鍵技術。此舉無疑將改變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生態,足見美國對先進晶片生產本土化與軍事科技自主的強烈企圖,也凸顯臺積電在美中科技戰的關鍵價值。

美國近年來加強建構半導體自主供應鏈,意圖降低對臺灣與亞洲的依賴,特別是在臺灣佔據全球97%先進晶片產能情況下,川普政府試圖透過關稅與反壟斷調查的棒子與胡蘿蔔策略,吸引臺積電在美國本土建立晶片製造基地。川普強調這筆投資將提高美國晶片佔有率到40%,並強化在國防、航空、AI等關鍵領域的戰略自主權。

然而,此項大規模投資也引發外界對臺灣半導體產業的擔憂。儘管臺積電承諾臺灣仍是最先進製程與研發核心,但美國新廠無可避免地將吸引部分供應鏈企業及人才流失至美國。半導體設備商、材料供應商與封測業者可能爲配合臺積電需求而前往美國設立據點,進而影響臺灣半導體產業生態系完整。另外,臺積電未來如何在臺灣與美國之間維持技術世代差距(Time Lag),避免核心技術外流,也成爲臺積電需要思考的關鍵課題。

雖然此次投資規模龐大,但晶圓廠屬於資本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高度專業人才。亞利桑那州建廠預計將提供兩萬個高科技製造與研發職位,但這些工作仍需要高度專業工程與技術背景,美國半導體人才培育速度能否跟上需求仍是挑戰。臺積電已與史丹佛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麻省理工學院等頂尖學府合作,推動人才培訓與技術轉移,期望透過加強半導體教育與實習機制,吸引更多美國人才加入。

除了傳統晶圓製造,美國設廠計劃還包含研發中心,臺積電赴美的長遠考量是提前佈局矽光子及量子晶片。矽光子透過光訊號取代電子訊號,可大幅提升數據傳輸速度與節能效率,未來將廣泛應用於AI訓練、雲端計算與6G高速通訊等領域。美國先進封裝廠將支援矽光子晶片量產,並促成與Google、輝達等科技巨頭的深度合作,推動AI硬體的技術創新。量子晶片則被視爲未來計算革命的關鍵技術,利用量子疊加與糾纏特性,實現傳統晶片無法達到的運算能力。臺積電在美國的研發中心,也可能與亞馬遜、Google等量子技術領先企業合作,積極推動量子晶片商業化。

在全球科技競爭加劇背景下,臺積電的美國投資不只是企業的商業決策,更涉及全球半導體生態的戰略佈局。臺灣需要確保自身技術優勢不被削弱,並透過時間落差保護自身核心能力與關鍵競爭優勢。隨着 AI、矽光子、量子晶片等新興技術逐漸成爲產業發展核心,臺積電如何在全球競爭保持領先地位,將是未來半導體生態系發展的關鍵。

(作者爲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