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美國左右派鬥爭 正在關鍵轉折點(廖明輝)

學術界與新聞界認爲政府大規模究責無異清算,近乎麥卡錫主義。這股報復浪潮,讓許多原本願意發聲的人變得噤若寒蟬,社羣平臺上也出現怪異的沉默現象。圖爲網路發文評論柯克遇刺身亡者被解僱。(資料照/路透)

美國副總統範斯日前接替主持已故保守派網紅查理•柯克(Charlie Kirk)節目,他表示慶祝查理被殺事件的人應該被追究責任,應向僱主舉報慶祝查理之死的人。他在節目中說:「我們只能和那些承認政治暴力不可接受的人實現團結,且當我們致力拆除國內促進暴力和恐怖主義機構時,才能實現團結」。不過,隨後他在真實社羣發文呼籲政治光譜偏右支持者冷靜,關於查理觀點的爭辯,就留待他的告別式之後再說。

範斯在查理去世後,公開且積極地紀念他,儼然成爲查理所創「美國轉折點」(Turning Point USA)運動的政治繼承人。由於該運動是共和黨內強大力量,將有助範斯爭取2028年總統大選提名。然而,川普總統的反應則截然不同。他在真實社羣上發文,不僅沒有呼籲冷靜,反而把焦點拉回自己和政治對手身上。川普質疑拜登任期的特別檢察官傑克•史密斯爲何調查「美國轉折點」,認爲司法部已被武器化,用來打擊拜登的政治對手。川普發文不是在撫慰傷痛,而是在火上澆油,強調「左派陰謀」「腐敗司法」等詞彙,加劇美國左右派兩極對立。

在川普團隊推動下,在網路社羣發文慶祝柯克遇害的人受到全方位追查。五角大廈明確警告,若穿軍人制服者歡呼這起「國內恐怖主義行爲」,就違反誓言,可依軍法追究。在私人領域,許多公司和學校也對社羣言論展開審查。例如《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因在社交平臺針對柯克之死發表貼文而被解僱。在南卡羅來納州,克萊姆森大學解僱一名員工並將兩名教授停職,理由也是在社交媒體針對柯克遇害事件發表不當言論。

就連司法部長邦迪也表示言論自由保護思想、辯論,甚至異議,但它不會保護暴力。學術界與新聞界認爲政府大規模究責無異清算,近乎麥卡錫主義。這股報復浪潮,讓許多原本願意發聲的人變得噤若寒蟬,社羣平臺上也出現怪異的沉默現象。

「美國轉折點」網站在官網強力綁定9月21日在亞利桑那州舉行的查理•柯克追思會活動,包括川普總統、範斯副總統、國務卿盧比歐、戰爭部長赫格塞斯都將上臺致詞。官網形容:「查理•柯克的一生見證信仰、勇氣和堅定的信念。從幼年起,他就堅信美國值得爲之奮鬥,並將自己31年人生歲月每一刻都奉獻給這項事業。透過美國轉折點,柯克每天在數千萬人心中點燃一團火焰。他向一代人表明,真理絕不能被壓制,勇氣具有感染力,自由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捍衛。我們不僅用言語,更用行動向他致敬。我們將攜手前進,更努力地戰鬥,更加昂首挺胸,永不屈服」。

從這些充滿動員戰鬥的文字可以看出,美國政治內部正處於關鍵轉折點。如果政治人物繼續互相指責與清算,社會對立可能加劇,甚至引爆美國內部的嚴重衝突。因此,許多人開始呼籲面對憤怒與仇恨,務必保持冷靜,慎重選擇言論和行動方式。只有放下報復衝動、致力於對話與法治,美國才能度過當前左右對立危機,而不是步入更深的不安與混亂。

(作者爲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