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讀懂孫中山思想》中華民族要自救(張亞中)

國父孫中山肖像。(圖/維基百科)

今天,我們要談的是孫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民族自救」精神。我們的民族,爲什麼需要自救?這背後的原因令人痛心,那是因爲當時中國長期以來遭受着外來的侵略與壓迫,從滿清的腐敗統治開始,到帝國主義勢力一波又一波的侵略壓迫。

孫中山先生認爲,民族自救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推翻帝國主義及其附庸勢力,讓中華民族能夠獲得真正的自由和獨立,在世界上享有平等的地位!這是一場艱苦的奮鬥,一場爲生存而戰、爲尊嚴而戰的抗爭。

回顧歷史,孫中山先生在上書李鴻章被拒後,徹底認清了滿清無法抵禦列強侵略的真相。他看到了滿清腐敗無能,屢次犧牲我們的民族利益,簽下不平等條約,讓中國一步步淪爲「次殖民地」。在這種情況下,滿清政權甚至可能會和帝國主義勢力勾結,採取「寧贈朋友,不與家奴」的賣國政策,把我們的國土和利益拱手讓人!

孫中山先生深知,在這樣的危機中,只有推翻滿清,才能拯救我們的國家,才能讓民族自救的希望得以延續。辛亥革命的爆發,正是這場自救運動的第一步,推翻滿清專制統治,讓我們邁向真正的革命之路。

然而,辛亥革命之後,中國並沒有完全擺脫列強的包圍與壓迫。列強的侵略方式從武力掠奪變成了更隱蔽的政治與經濟壓迫。更令人憤怒的是,這些列強爲了爭奪在中國的利益,竟然利用軍閥,讓他們內鬥不止,互相殘殺,使得我們的國家始終無法安寧。

因此,孫中山先生在民族自救的第二階段,將目標鎖定在軍閥和軍閥背後的帝國主義勢力上。只有打倒這些侵略強權,撤銷不平等條約,中國才能真正獲得自由,才能真正站立於世界之林。

各位朋友,瞭解到孫中山先生這一段爲民族自救而努力的心路歷程非常重要。中國有句俗語,「天助自助者」,自立自強是面對所有挑戰難題時的必要心態。而什麼是自助、自救的目標與方法,則是需要我們的智慧。孫中山先生革命與打倒軍閥都是方法,國家不再被列強所欺侮,取得自由與平等的國際地位,是孫中山先生追求的目標。孫中山先生了不起的地方在於,他比一般政治人物還有一套完整的民族自救方案,也就是他的政治思想。就讓我們繼續再深入瞭解他的思想。

(作者爲孫文學校總校長,本系列文章獨家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