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讀懂孫中山思想》談世界主義之前要先做什麼?(張亞中)
國父孫中山肖像。(圖/維基百科)
今天,我們來探討孫中山先生的世界主義思想,以及他如何看待民族主義和世界主義之間的關係。
孫中山先生認爲,真正的世界主義必須先鞏固民族主義。他指出,歐美的民族主義最初是因爲抵抗其他國家的壓迫而起,但在壯大後,它們卻轉變爲帝國主義,壟斷了全球的利益,並試圖永遠維持這種壟斷地位。這些強權不再允許弱小民族復興,並以「世界主義」爲口號,實際上行的是變相的帝國主義與侵略主義。然而,這種「世界主義」並未提供解決民族紛爭的理論與方法。
而孫中山先生的世界大同,則是一種理想的世界主義。他認爲要實現這一理想,首先要鞏固民族主義,恢復民族的精神、道德與智能,進而將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擴展到全人類。他說:「雖然,欲泯除國界而進於大同,其道非易,必須人人尚道德、明公理,庶可致之。」他指出,中華民族擁有愛和平、重人道的精神,若能將自由、平等、博愛的理念推廣到全世界,那麼世界大同的理想也就指日可待。
孫中山在講述三民主義時,強調和平手段纔是世界主義的真精神。他認爲中國人的心理並不認同以武力解決問題,這種崇尚道德、不講武力的精神,正是世界主義的真正內涵。他說:「我們要保守這種精神,擴充這種精神,是用甚麼做基礎呢?是用民族主義做基礎。」
孫中山所倡導的世界主義,與其他的世界主義有着根本的不同,因爲它「是從民族主義發生出來的」。在孫先生看來,民族主義是世界主義的基礎,而世界主義是民族主義的理想。如果不先實行民族主義,世界主義的理想將無法實現,甚至連民族自身的生存都將成問題。因此,孫中山指出:「中國四萬萬人是亞洲世界主義的基礎,有了基礎,然後才能擴充。所以我們以後要講世界主義,一定要先講民族主義,所謂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國。」
他以「彩票與竹槓」的故事來說明民族主義是世界主義的基礎。他說:「我們要知道世界主義是從甚麼地方發生出來的呢?是從民族主義發生出來的。…由此便可知世界主義實藏在民族主義之內,好比苦力的彩票藏在竹槓之內一樣,如果丟棄民族主義,去講世界主義,好比是苦力把藏彩票的竹槓投入海中,那便是根本推翻。」
各位朋友,孫中山所說的鞏固民族主義,就是要恢復中華民族的自由平等地位,並打倒一切侵略強權,使全世界的弱小民族能夠自決自強。當世界上不再有強凌弱、衆暴寡的現象時,我們才能以正義與和平爲基礎,建立一個全人類共有、共治、共享的大同世界。由此可見,孫中山的世界主義,本質上是一種反帝國主義的民族主義,它的最終目標就是世界大同。
(作者爲孫文學校總校長,本系列文章獨家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