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讀懂孫中山思想》中國怎麼變成了次殖民地?(張亞中)

國父孫中山肖像。(圖/維基百科)

今天,我們來談談孫中山先生對於中國民族地位的思考,以及外國帝國主義如何以政治力量壓迫中國,使得我們這個曾經輝煌的民族陷入困境。

孫中山先生說過:「中國從前是很強盛、很文明的國家,是世界中的頭一個強國。」試想,那時的中國在世界上屹立不搖,地位甚至遠高於今日的英國、美國、法國、日本。那是一個無人能敵的時代,一箇中國傲然於世界的時代!

然而,隨着列強的崛起,中國開始被政治、經濟和人口的壓迫重重打擊,不平等條約如枷鎖般束縛着我們的國家,使得中國淪爲「次殖民地」。我們的民族地位開始下滑,甚至到了嚴重危機的邊緣。

孫中山先生常提到「帝國主義」和「列強」。在他看來,帝國主義就是那些列強用政治力量去侵略別國的主義。他們不再滿足於自己的土地,而是貪婪地將目光投向他國,以「勤遠略」之名行侵略之實。這種侵略不僅是用槍炮來實施,還有更加隱秘、更加致命的方式——那就是外交。

孫中山先生說,列強「用政治力亡人國家,有兩種手段:一是兵力,二是外交。」我們知道,用槍炮來侵略,我們還能抵抗,可如果是用外交呢?一張紙、一枝筆,就足以讓國家淪亡。列強的外交官們聚集一堂,只需簽上一個字,便能讓一個國家灰飛煙滅。正如當年波蘭被瓜分,若是英、法、美、日等列強達成協議,中國也將步波蘭的後塵。

孫中山先生痛心疾首地指出:「中國受歐美政治力的壓迫已近百年。」這百年來,中國失去了無數的領土!從沿海的港口,如大連、威海衛、九龍,到臺灣、澎湖,再到黑龍江、烏蘇裡,甚至遠至伊犂流域。這些土地的喪失,無不是因爲戰爭的失敗、外交的失敗。

在這段漫長的壓迫歷程中,列強甚至不需一兵一卒,僅僅依靠外交手段,就讓中國拱手讓出大片領土。孫先生痛心地說:「中國拱手送去外人,並不敢問。」這些被奪去的土地、這些失去的尊嚴,是我們整個民族的傷痛。

各位朋友,孫中山先生提醒,帝國主義從來不會手軟,只有團結、只有振作,才能抵禦外來的壓迫,才能捍衛民族尊嚴,讓中華民族重新屹立於世界之林。

(作者爲孫文學校總校長,本系列文章獨家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