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讀懂孫中山思想》同時抱着三個主義去革命(張亞中)

(圖/維基百科)

今天讓我們一起深入瞭解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還有它與其他思想的不同之處。

孫中山先生爲了挽救中國、建設國家,不僅提出了三民主義的思想,更制定了詳細的制度和策略。他不僅爲國家未來的建設指明瞭方向,也提供了一個具體、可操作的施政藍圖。三民主義既宏大深刻,又兼顧實際的可行性。

三民主義的目標,是徹底解決中國面臨的三大問題:民族問題、民權問題和民生問題。孫中山先生早在當年就清楚地指出:「中國經歷了千年的專制統治和外族入侵,再加上列強的威脅,民族獨立和民權推動已經刻不容緩。而歐美國家積累已久的民生問題,雖然根深蒂固,但對中國來說,問題還不算太嚴重,因此改變的難度也相對較低。」因此,他決定要將「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一同推動,並肩而行,將民族、政治和社會革命一起完成。

這就是三民主義的獨特之處!孫中山先生特別強調:「其他國家的革命黨,往往只專注於一或兩個主義,而從來沒有同時抱着三個主義革命的。比如美國從英國獨立,主要是爲了民權,而非民族;而法國大革命則是兼顧了民權和民生。但是,這些國家解決了民權問題後,民生問題卻依舊存在,甚至成了未來社會動亂的隱患。」這就是爲什麼三民主義比其他主義更全面、獨特的原因。

孫中山先生還提醒我們,三民主義的成功,必須在一次革命中完成所有任務。他舉了歐美各國的例子來說明:「過去兩百多年來,歐美國家大多數只解決了民族和民權問題,卻忽視了民生問題。結果,全國的權力集中在少數資本家手中,只有少數人享有富裕生活,而絕大多數人依然生活在痛苦中。正因如此,今天歐美社會的經濟革命、社會革命頻頻發生。」

因此,孫中山先生主張:「我們應當將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一次性徹底解決,這樣才能真正建設一個繁榮、光輝的國家。如果我們無法同時解決這三大問題,那麼即便一時強大,數十年後,我們仍然可能陷入今天歐美國家的困境。」

這就是孫中山先生對三民主義的深刻見解。讓我們一起記住他的話,爲一個繁榮、美好的未來共同努力吧!

(作者爲孫文學校總校長,本系列文章獨家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