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壓力大 高鐵急撤寧靜車廂圖卡
寧靜車廂宣導圖卡,讓帶小孩搭車的家長感到壓力,高鐵已將宣導圖卡撤下,也不會再派人員舉牌提醒。記者胡瑞玲/攝影
高鐵推出「寧靜車廂」措施後引發家長反彈,儘管高鐵公司強調該措施並非針對孩童,但由於誤解的人太多,高鐵即日起將椅背及商品推車上的寧靜車廂宣導圖卡撤下,也不會再派人員手舉牌提醒。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將於一個月內研擬彈性作法。
高鐵九月廿二日實施「寧靜車廂」措施後,不斷引發討論,國慶連假期間有網友指出,看到帶着二寶的媽媽,被舉牌示意降低音量,還勸導可帶小寶去門外走道安撫,結果媽媽只能獨留大寶在座位上。
有家長指出,椅背及商品推車上的寧靜車廂宣導圖卡讓人感到壓力,很害怕有乘客拿該圖卡來批評、檢討家長,畢竟圖卡沒說清楚孩童不在此規範中,車廂肅殺氣氛濃重;但也有家長認爲,三歲以上孩童已可教育,父母本身也該善盡管教責任。
交通部鐵道局表示,寧靜車廂措施主要針對喧譁、以電子產品進行交談或視訊、播放通訊軟體提示音或影音媒體等,孩童及病友並不在該措施範圍。
高鐵公司坦言,由於太多民衆誤解,看到「寧靜車廂」文字,自行解釋爲不能發出一點聲音,連嬰幼兒的哭聲也不例外,因此即日起將放置在椅背的宣傳字卡撤下,改爲「美好高鐵,寧靜同行」圖卡,並透過列車跑馬燈、車站及官網進行宣導,他們會重新構思宣傳政策。
立委陳菁徽昨在立院質詢時表示,爲促進生育,許多國家提供家庭出遊交通工具、遊樂園等折扣,反觀臺灣高鐵寧靜車廂上路後,遇到孩子哭鬧,只給「乖乖」,這是否讓這些父母和小孩被標籤化?讓其他旅客側目,認爲「就是這些人在吵」。
「依照兒少福利法規定,大衆交通工具應營造親子友善環境。」衛福部長石崇良指出,高鐵工作人員以「乖乖」安撫幼兒,確實不夠專業,應該瞭解孩子哭鬧背後原因,呼籲同車廂旅客應多些同理心,服務人員也接受更多教育訓練,讓孩子獲得最好的照顧,符合兒童權利公約的精神。
石崇良說,對於大部分旅客來說,寧靜車廂確實能獲得較好的乘車品質,但需做到「親子友善」,衛福部九月二日曾發函交通部瞭解寧靜車廂措施,是否符合兒童權利公約「親子友善」理念,及「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概念,預計一個月內與交通部共擬彈性做法,降低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