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燕子口堰塞湖「恐短期內潰決」!水位距離壩頂不到5公尺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昨(17)日發生後,昨晚起湖水已由側面公路漫流至靳珩隧道內再回流立霧溪。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緊急發文,目前水位距離壩頂不到5公尺,經推估堰塞湖水可能在短期內發生壩體滲流破壞或壩頂溢流潰決,呼籲下游沿線兩側住戶勿進入河道及溪牀活動,以確保生命財產安全。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在臉書發文表示,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發生後,自昨晚起湖水已由側面公路漫流至靳珩隧道內再回流立霧溪,但由於今(18日)觀察壩底滲流量加大,水位持續緩慢上升,壩體呈不穩定狀態,目前水位距離壩頂不到5公尺,經推估堰塞湖水可能在短期內發生壩體滲流破壞或壩頂溢流潰決。

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呼籲,秀林鄉富世村民樂部落、民有部落、崇德瑩農場周邊地區及東部電廠員工仍然持續撤離,並請地方單位勸導下游沿線兩側住戶勿進入河道及溪牀活動,以確保生命財產安全。同時也請太管處管制避免遊客進入太魯閣國家公園區域、公路局預警封路、秀林鄉公所呼籲民衆勿進入溪牀、臺電溪畔電廠啓動因應作爲。

花蓮縣政府也緊急喊話,燕子口堰塞湖更新,水位距離壩頂5公尺,請民衆避免進入太魯閣警戒區域。

農業部稍早也指出,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因立霧溪邊坡崩塌形成的堰塞湖,目前湖水已由臺8線靳珩隧道東口溢流再流回立霧溪主河道。今(18)日早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會同施工廠商已循中橫公路進入現場,評估啓動壩體降挖及導流減災作業,並由成功大學堰塞湖防災團隊及陽明交大團隊於現場共同進行進一步測量與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