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口堰塞湖水位緩升0.2公尺 富世村居民返家、周邊仍禁入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集水區因降雨入流量持續增加,但湖水持續從由靳珩隧道溢流至魯丹橋面泄至立霧溪,加上壩體滲流作用,湖水水位今天僅緩慢上升約0.2公尺。(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太魯閣立霧溪17日因燕子口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目前蓄水量約175萬噸,雖受風神臺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上游集水區降雨入流量增加,但因湖水由靳珩隧道持續溢流及壩體滲流作用,水位僅緩慢上升約0.2公尺,距壩頂還有4.8公尺,不過周邊仍列爲高風險區域,提醒民衆勿靠近或進入。

林保署花蓮分署指出,燕子口堰塞湖目前水位約265.2公尺,距離壩頂高程270公尺尚有4.8公尺安全距離,蓄水面積約10.5公頃,蓄水量約175萬噸,滿庫爲230萬噸。

花蓮分署表示,受風神臺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共伴影響,上游集水區降雨入流量增加,但因湖水由靳珩隧道持續溢流至魯丹橋面泄至立霧溪,加上壩體滲流作用,湖水水位今天僅緩慢上升約0.2公尺。

花蓮分署今天經與成大團隊、縣府農業處及秀林鄉公所等單位實地勘查,確認堰塞湖影響範圍爲秀林鄉富世村民樂部落及可樂部落低窪區域、立霧溪出海口北側的崇德瑩農場,及臺灣電力公司東部發電廠員工宿舍區域。

秀林鄉長王玫瑰指出,原先富世村民有部落1至3鄰約100多位族人,今天下午已在警消引導下,陸續從收容處、秀林國中安全返家,另外民樂社區20餘人仍在亞泥宿舍收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