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口堰塞湖緩流 秀林鄉開放災民限時回家拿衣物

花蓮燕子口形成堰塞湖,秀林鄉民有社區居民在秀林國中避難。記者王思慧/攝影

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燕子口因立霧溪邊坡崩塌,近日形成堰塞湖。原預估今天凌晨會發生壩頂溢流甚至潰決,不過目前現場監測顯示水勢雖有增大,仍緩慢流出。秀林鄉公所預先撤離下游富世村民樂部落與秀林村民有部落,共約300戶居民,並安置在收容所,今天上午開放居民限時30分鐘返家取物。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表示,目前派員在山區每小時定時監測堰塞湖水位變化,發現湖水雖持續蓄積,但流出量穩定,僅有部分水流自壩頂慢慢外溢。相較昨日,橋面水勢略爲增大,但仍未達預警或危險水位。林保署強調,現階段會持續密切觀察,每逢監測有異常狀況,將立即通報下游村落並啓動緊急應變機制。

秀林鄉公所指出,前天起已完成下游約300戶居民撤離,多數民衆選擇投親靠友,另有155人暫住秀林國中、7人安置於亞泥宿舍收容所。考量近日天候仍不穩,收容所預計維持5天運作,現場由國軍提供行動沐浴車,盥洗與生活物資均充足,確保民衆安置無虞。

不過,部分居民因緊急撤離時未攜帶衣物或生活用品,秀林鄉公所昨晚與中央召開視訊會議後,決定今天8時30分起,開放災民在警方陪同下返家30分鐘,限時取回必需品。鄉長王玫瑰表示,許多居民撤離時身上只有一套衣服,收容所雖備有部分新衣,但尺寸不一,「有些人穿不合身,只能勉強替代」,因此決定開放短暫返家。她也強調,自己將陪同村民一起回家協助整理物品,並在安全確認後再返回收容所。

對於堰塞湖潰決風險,民有社區理事長鬍百川坦言有些擔心,「雖然政府暫定收容3到5天,但誰也不敢保證不會像光復那樣突然潰堤。」呼籲政府能主動公佈堰塞湖最新狀況,讓居民心中有個底,不至於恐慌。

秀林村三鄰鄰長林惠敏則說,昨天與公所會議中已得知暫時需留在收容所約5天,大家都擔心成爲「下一個光復」。她表示,若天氣穩定、水勢減緩,希望能提前返家,「收容所的牀很硬,不少長輩睡得腰痠背痛,只能墊厚被子」。

卓姓女子帶愛貓避難,雖然在收容所不方便,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希望早日危機解除重返家園。

秀林鄉公所預先撤離下游富世村民樂部落與秀林村民有部落,共約300戶居民,並安置在收容所,今天上午開放居民限時30分鐘返家取物。秀林鄉長王玫瑰(右二)關心居民收拾情況。圖/民衆提供

花蓮燕子口堰塞湖水勢較慢,卓姓災民帶愛貓到收容所避難。記者王思慧/攝影

花蓮燕子口形成堰塞湖,秀林鄉民有社區居民在秀林國中避難。記者王思慧/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