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堰塞湖現況曝!水位距離壩頂約5公尺 恐短期內溢流潰決
▲燕子口堰塞湖仍有溢流、潰決風險。(圖/翻攝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
記者劉人豪/花蓮報導
花蓮縣太魯閣地區因立霧溪形成堰塞湖且嚴重溢流,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19)日指出,觀察壩底滲流量加大,水位持續緩慢上升,目前水位距離壩頂約5公尺,經推估堰塞湖水可能在短期內發生壩體滲流破壞或壩頂溢流潰決。
花蓮分署指出,17日上午9點交通部公路局太魯閣工務段通報,臺8線靳珩隧道西口(175.5k)旁的舊路發生邊坡崩坍造成立霧溪河道阻塞形成堰塞湖。2日觀察壩底滲流量加大,水位持續緩慢上升,壩體呈不穩定狀態,目前水位距離壩頂約5公尺,經推估堰塞湖水可能在短期內發生壩體滲流破壞或壩頂溢流潰決。堰塞湖之天然壩高約40公尺、回水長度爲2300公尺,湖水面積爲10.5公頃、最大積蓄水量約230萬噸。
花蓮分署說明,影響範圍包含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民樂部落及可樂部落一部分,立霧溪出海口北側崇德瑩農場。立霧溪左岸的臺灣電力公司東部發電廠。臺8線175.5公里靳珩隧道西口(燕子口步道西口)以東路段爲高風險地帶,嚴禁民衆靠近。
花蓮分署表示,請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下游影響範圍民衆持續疏散撤離避難。下游沿岸河防構造物、水閘門、鐵公路橋樑及電力設施管理權責單位啓動因應堰塞湖潰壩災害應變工作。請太管處管制禁止遊客進入太魯閣國家公園鄰近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影響區域;請公路局封閉堰塞湖影響範圍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