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危機 壩頂水位計啓動 嚴防10月溢流

花蓮分署今在空勤直升機協助下,將水位計裝設於堰塞湖壩頂。(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國有林地大規模崩塌,致土石阻塞河道成堰塞湖,潰壩成地方隱憂。颱風楊柳過境後,蓄水量增加且水質混濁,預估無大雨情況下,湖水約於10月初溢流壩頂。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在空勤直升機協助下,將水位計裝設於堰塞湖壩頂,目前湖水面距離溢流點約40公尺,做爲下游居民疏散避難重要依據。

花蓮分署今在空勤直升機協助下,將水位計裝設於堰塞湖壩頂。(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

花蓮分署今在空勤直升機協助下,將水位計裝設於堰塞湖壩頂。(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

馬太鞍溪上游因大規模崩塌形成堰塞湖,下游萬榮鄉明利村、光復鄉大馬、大平、東富村、鳳林鎮長橋、大榮、山興裡等7個村落居民提高警覺,楊柳颱風直撲花東期間,提前進行撤離。

花蓮分署今在空勤直升機協助下,將水位計裝設於堰塞湖壩頂。(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

花蓮分署已召開二次專家諮詢會議研商,研擬壩頂降挖、炸開壩體等多種減壓方案,都因受限於堰塞湖地處偏遠、壩體土石松軟、周邊崩塌等恐不可行,因此先載湖區周邊設置雨量計、濃度計、CCTV監視器,並連結水利署下游水位站及監視影像,掌握最新狀況。

今天在空勤總隊支援下載運水位計,協助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工作人員與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共9人至壩頂完成設置。

依據今最新統計數據,目前堰塞湖湖面面積約82公頃,蓄水量約4800萬噸,已達滿水量(約9,100萬噸)的53%,在無豪大雨情況下,預估湖水可能於10月初溢流壩頂。

花蓮分署長黃羣策指出,水位計的裝設象徵監測精準度大幅提升,搭配既有的雨量數據,能建立更完整監測模型,科學化掌握湖水上升趨勢與溢流風險。一旦數據顯示水位或累積雨量達警戒值,及時通報縣府災啓動疏散措施,確保下游居民安全。呼籲民衆切勿進入馬太鞍溪溪牀及周邊河道活動,並請持續留意政府單位發佈的警戒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