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口堰塞湖壩體潰決下游無災情 下午4:20警戒正式解除

▲堰塞湖潰決,水位前後對比。(圖/花蓮分署提供,下同)

記者王兆麟 /花蓮報導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29日宣佈,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壩體已潰決事件並確認安全無虞,下游無災情,在下午4:20警戒正式解除。目前河道水位已回覆正常,堰塞湖殘存土體及水體對下游已無致災風險。

自10月17 日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形成後,爲降低堰塞湖蓄水風險,林業保育署宜蘭、花蓮分署及施工團隊近期持續進行壩體降挖與引流作業。昨日已擴挖深槽線至4×5公尺,提升引流能力。

▲潰決後水流已趨緩。

今日上午約11:25,現場人員發現溢流水量驟增,立即啓動緊急通報機制,發佈通報單與CBS簡訊,通知東部電廠人員撤離、下游河道淨空,並請秀林鄉公所透過廣播提醒低窪區居民疏散,同步通知鐵、公路單位戒備。

約於11:40,堰塞湖壩體幾乎完全潰決,湖水全數傾瀉入立霧溪下游;洪峰於11:50通過,錦文橋水位一度上升約2公尺。由於通報及時、應變得當,下游並無災情,人員與設施均安。

▲錦文橋在潰決後水位一度上升約2公尺。

林業保育署與成大防災研究中心在潰決後監測現場變化,經確認水量趨穩、土砂運移回復正常後,僅剩殘餘水體,已完成最後安全檢視,因此發佈通報、解除警戒。

花蓮分署仍提醒:儘管警戒已解除,仍請民衆暫勿靠近立霧溪河道與施工區域,避免危險。將持續密切觀察集水區原堰塞湖後續發展情形、坡面及水位變化,持續守護民衆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