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口堰塞湖恐潰決 怪手緊急進場搶挖疏通
目前堰塞湖溢流水(圖左側)已從臺八線靳珩隧道口流回至立霧溪。(民衆提供)
花蓮太魯閣口、立霧溪下游的錦文橋,今早水位正常。(民衆提供)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上方、立霧溪左岸山壁發生崩塌,形成燕子口堰塞湖,發佈堰塞湖紅色警戒,因溪水快速高漲,恐隨時潰決,昨晚太魯閣國家公園已全園封閉、中橫公路東段封路。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早請來成大團隊現勘,目前堰塞湖溢流水已從臺八線靳珩隧道口流回至立霧溪,同時已緊急洽施工廠商動用怪手,嘗試執行壩體降挖。
昨因公路局施工廠商發現立霧溪水位快速漲高,通報林保署、太管處共同勘查,發現中橫公路靳珩隧道外側舊路廊邊坡土石崩坍,形成長約800公尺、寬40公尺、深54公尺堰塞湖,到昨天傍晚已達滿水量270萬噸,先涌上燕子口步道,進入舊臺8線,今天凌晨再淤高涌入臺8線靳珩隧道。
公路局透過監視器漏液監控,因大量溪水今凌晨已涌入臺8線中橫公路靳珩隧道,造成監視系統短路受損,並且破壞電力系統造成短路。溪水出隧道口,已經流過魯丹護欄再流回立霧溪。
林保署估算陽,若燕子口堰塞湖潰壩,洪峰約50分鐘會抵達下游錦文橋,屆時河牀水位恐上升約5公尺;通過錦文橋後,因河道擴寬,水位上升幅度約2公尺,今早立霧溪下游狀況正常。
今早也出動3部分別爲300噸、200噸的怪手,經由舊臺8線的燕子口遊憩區,嘗試往上游挖除壩體引流,降低堰塞湖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