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報解除! 燕子口堰塞湖水位穩定 收容居民暫時返家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現況。(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
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監測,立霧溪上游燕子口堰塞湖水位穩定、壩體無異常,近日也未有豪大雨發生,研判對下游居民暫無直接威脅,已未達黃、紅警戒條件,下午發佈解除警戒通報,另外廠商機具也已進行降挖壩體與引流工程,期降低堰塞湖蓄水量。鄉公所接獲解除警戒,傍晚將讓收留居民暫返家,不過提醒若山區氣候劇變,需立即撤退。
花蓮分署表示,除中橫臺8線靳珩隧道西出口淹水路段及東出口至魯丹橋溢流水路段仍須持續封閉外,其餘範圍與對象已建議先解除警戒。
今最新監測資料顯示,燕子口堰塞湖壩高40公尺、水位高程266.69公尺,距壩頂溢流仍有3.31公尺,湖面面積約11公頃,蓄水量191萬噸,距滿庫230萬噸仍有39萬噸空間。由於壩體由大理岩塊與崩解土砂組成,整體透水性低且結構穩定,底部亦穩定滲流,經連日空拍比對未見明顯變化。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現況。(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現況。(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
花蓮分署指出,成大防災研究團隊比對錦文橋處「降雨-逕流」、「逕流+極端潰決流量」、「25年重現期設計洪水量」、「50 年重現期設計洪水量」,顯示未來48小時逕流加上極端潰決流量條件下,仍小於上述計劃之洪水量,在既有河防設施確保下,致災風險較低。今下午發佈解除警戒通報。
花蓮分署也說明,昨天已完成堰塞湖降壩工程招標,廠商將進場分階段辦理降挖及導流工程,先採刷坡與開設導流水道方式,若水流順利導引可自然削弱壩體;如成效有限,接着啓動降挖作業,進一步降低水位與蓄水量。
花蓮分署提醒,臺8線175.5公里靳珩隧道西口淹水區至魯丹橋間仍爲溢流水道,屬高風險區域,公路局將持續封閉相關路段,嚴禁民衆進入。
秀林鄉長王玫瑰表示,亞泥員工宿舍暫時收容16人,接獲堰塞湖警戒解除消息後,將於傍晚讓收容居民返家,但也提醒,山區氣候驟變,若遇大雨突發狀況,需返回收容所,以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