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默專欄》跪好跪滿 敗光家產
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稱,臺美雙方合作可使美國再次偉大。(示意圖/Shutterstock)
在美國關稅豁免期限間,賴清德近日受訪指出,「臺灣與美國關係很好,可是美國現在在財政上確實出了一些問題……這攤到底誰請?不能每次都是你請」,言下之意,美國有困難,這攤臺灣請。
然而,在同一個專訪裡,賴清德卻又公開承諾,出口貿易不會把所有雞蛋放在美國。
這番官話令人困惑之處在於,臺美交往,哪一攤不是臺灣請?一個地球上對美跪姿最端正的兒皇帝,舉請客的例子是意圖自我粉飾,還是自我解嘲?此其一。
如果賴清德擅自決定,這攤臺灣請,卻又誓言「不會把所有雞蛋放在美國」,這是不是自相矛盾?還是說,這在暗示,下一攤美國請?此其二。
按照其一貫的怪誕邏輯,賴清德的表態其實並不矛盾,只要認知臺美間「沒有下一攤」了,就茅塞頓開。這一攤,臺灣就將傾盡所有,跪好跪滿,敗光家產,幫助美國「再工業化」。
再者,所謂「不會把所有雞蛋放在美國」,其實是變相承認對美出口必須削減,而最佳的削減之道,就是將臺灣供應鏈送到美國去,美方不需再經過貿易取得臺灣貨品。
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已經將這個答案公諸於衆:「臺美雙方合作可使美國再次偉大」。我們正在見證「臺美合作」一詞的意涵,如何轉變成「臺灣請客」。
龔明鑫率團赴美,浩浩蕩蕩,堪稱全球最大「投資美國隊」,爲世界示範正確跪姿——如何將敗光家產之舉,粉飾成「深化合作」。
正常邏輯是,如果這一攤臺灣把家底都拿來請客了,自然就不會有下一攤,肖想美國回請?川普給出了極爲誠實的答案,中美正式展開攸關彼此合作的談判,「對統一與和平也非常有利」,統一後,美國就不必回請了不是嗎?
正確認知是,臺美之間,從來沒有所謂誰「請客」,每一攤都是中美互請,而臺灣只是菜單上的菜。賴清德不過是想借由請客的比喻,偷渡不存在的「臺美對等關係」,如此而已。
臺美貿易談判,我們從一開始就顯露出一種自殘的傾向,先是搶着談,然後搶着送,唯恐賣臺賣不出個好價格。
一邊說「不會把所有雞蛋放在美國」,另一邊強升臺幣匯率助美出口,承諾購買600萬噸天然氣助美銷貨,鼓勵臺商對美擴大采購各種貨品對美示好。美財長貝森特龍心大悅,稱「臺灣有非常好的提案」,我看,不得不向北京低頭求和的貝森特,心中有個大問號——同樣是中國人,性格怎麼差這麼多?貴賤之別,看兩岸中國人對美國的態度最清楚。
貝森特所謂「非常好的提案」到底是什麼,賴清德與龔明鑫已表態得非常清楚,說到底,就是對美捐輸臺灣的金雞母,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包含但不限於電子製造業。
然而,雙重課稅的問題解決了嗎?臺資要先被美國課徵21%的稅,稅後盈餘再被臺灣課徵30%的稅,「萬萬稅」問題不解,政府已急着將資本往美國送。
雖然早在1月,美衆議院就通過了《美國—臺灣加速雙重課稅減免法案》,但按照程序,還需經過參議院審查通過,以及總統簽署兩關。即便參議院也神速通關,川普是否買單還是未定之天。
按常理,若美國希望儘速掠奪臺資,川普應不會阻擋此案,然而反過來看,這也是他對臺灣的籌碼,如果他認爲臺灣對美國捐輸不足,就會藉此強逼我們多捐點,捐到底褲都不剩,而川公根本不擔心臺灣不妥協,因爲他手上還多得是「刺臺」籌碼。
換言之,在最樂觀的狀況下,解決雙重課稅問題也要在明年初定案生效,這中間幾個月,正是美國掠奪臺灣的高峰期,不排除川普政府會要求臺資先落地,再解決雙重課稅問題。
可別忘了,川普是個不折不扣的「搶錢總統」,儘管外交他可能不行,算錢卻超精明,因此最愛掠奪那些外交弱勢的對象,而你愈是溫良恭儉讓,失血就愈大量。君不見,川公隨口一句「對統一與和平也非常有利」,兒皇帝就急了,趕快透過網紅專訪,對美公開示愛,並再度言語恐嚇臺灣內部的疑美論。
美國強盛的時候,對外關係服膺西洋棋概念,這個遊戲強調「進退」與「得失」,容有「吃虧即佔便宜」的政策空間。美國開始衰弱後,川普揚棄了西洋棋路線,改以撲克牌概念處理對外關係,這個遊戲強調的是「虛張聲勢」與「隨機」,吃虧即吃虧,佔便宜即佔便宜,想贏就要騙倒對手。
將對外關係視爲一場隨機遊戲,好處是沒有框架包袱,壞處是沒有穩定性,講究戰術,卻必須犧牲戰略利益。對等關稅爲全球帶來了隨機式的混亂,而各國都怕失序狀態,美國形同自我孤立,戰略失分,因此,川普的應對之道,就是趁亂掠奪那些軟弱的夥伴,臺獨則是那最軟的柿子,不吃你吃誰?每一攤都讓你請,剛好而已。
臺灣對美國與大陸的出口超過總出口的一半,沒了對美貿易還有兩岸貿易,但若北京心一橫,主動斷了兩岸貿易,我們的命就去一半了,若再加上半死不活的連鎖效應,出口導向的臺灣就只有死翹翹。
換言之,川普窮臺,間接提升了兩岸貿易的重要性,以及大陸對臺灣的經貿支配度,從這個角度再品味「對統一與和平也非常有利」這話,川公是否無比誠實呢?
由此可見,臺獨對美跪好跪滿,敗光家產之舉形同自殺,說賴清德是有史以來「最統的總統」,不是挺合情理的形容嗎?那麼,下一攤,應該是北京請。(作者爲專欄作家)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