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默專欄》用主權基金賣臺最快

賴清德520執政週年談話拋出主權基金議題,引發討論。(資料照,陳俊吉攝)

重點不在於臺灣該不該成立主權基金,而在於主權基金掌控在誰手裡?以及控制這筆基金的人會拿來富臺,還是賣臺?

經過民進黨執政9年,時至今日,關於重要政策,執政者陷入了信任危機,除了4成無腦支持者,6成臺灣民衆基本不信任當前的賴政府。

論政治與政策,以能源政策爲例,反核的背後藏着一狗票私相授受的弊案。以對美關係爲例,護臺神山尚可賣,還有什麼不能賣?以民主體制爲例,司法機關淪爲東廠,辦案自帶濾鏡,執政黨選輸了還意圖藉由全臺罷免掀桌不認。

凡此種種,6成選民現在是「信賴」不如信鬼,吃苦不當吃補,不能不嚴審執政黨的一切政策,而但凡是賴清德想要的,基本都包藏禍心。

如何正確認識賴清德宣示將成立的主權基金?我們只看他到底是想富臺,還是賣臺。

主權基金的用意,是政府將剩餘財富集中起來向全球投資,以求爲國家增加財政收益。一般人可能搞不太清楚,拿外匯存底去投資不就行了,爲何要成立主權基金?

舉個簡白的例子,外匯存底有點類似你存在銀行活存或定存的錢,利息很少,但風險也最低,存款不會不見。主權基金有點類似你將存款投入於股票市場,基金組合,收益比銀行利息多很多,但風險也相對非常高。

外匯存底通常來源於貿易盈餘,這是一筆穩定且可預估的收入,將多餘的收入購買低風險金融商品 —— 如(以往的)美債 ---- 可確保貿易盈餘不會貶值,有助於穩定本國貨幣,實現經濟發展與穩定金融的目的。

主權基金的財源就比較多元,有財政盈餘,外匯盈餘,有些國家還有資源(如石油)收入,另外,就是來自於政府「賣給」人民的保單,如勞保,公保等等。全球最大的主權基金是挪威政府養老基金,這就是保單形式的資金。因此有人說,其實臺灣已經有廣義的主權基金,即勞保,退撫基金等,本來就在進行全球投資。

那麼,既然已經有廣義的主權基金在爲臺灣進行全球投資,爲何還要成立專門的主權基金?爲何前央行總裁彭淮南要立刻跳出來說,外匯存底不能無償供應主權基金?

如前述,外匯存底與主權基金的使用目的大不同,設使外匯存底被大量挪用到主權基金,央行穩定貨幣的能力就會被削弱,就好像你將定存全部解掉拿去投資股票,個人財務風險就大增。亦即,如果主權基金賠了怎麼辦?拿外匯存底去救嗎?

此外,彭淮南一再強調要爲主權基金立專法,其實就是主張這筆資金的運作要透明,要有權責概念,要接受全民監督,執政黨不能拿去亂投資,甚至爲了政治目的中飽私囊。挪威養老基金的運用是完全透明的正面案例,但你相信臺灣能完全透明嗎?

這就是爲什麼我將重點放在「信任」。你能相信一個選輸就翻桌的執政黨嗎?你以爲4成民意不能作弊操作成「全民意志」嗎?你相信4成無腦民意會監督民進黨控制的主權基金嗎?如果以上答案你都押「否」,那麼你就應該反對政府設立主權基金,無論政客吹得多麼天花亂墜。

賴清德爲什麼要成立主權基金?放在當前地緣政治背景看,正面解讀,是爲了在臺美貿易關係中掌握談判籌碼,拿來降關稅用的。負面解讀,是爲了在臺美貿易關係中作爲貢品,拿來延續臺獨的政治生命用的。

換言之,無論正面或負面解讀,主權基金是拿來孝敬美國用的。賴清德當然會說主權基金是爲了分散風險,全球投資,但你信嗎?

首先,當臺商大舉外移到美國,臺美貿易盈餘就會下降,這意味着主權基金要一定程度另闢財源,試問,錢從哪裡來?不外乎就是人民的血汗錢。其次,不必妄想臺灣還能從全球哪個地方增加貿易以補臺美貿易的洞,因爲我們極度缺乏多邊與雙邊自貿協議。

若主權基金挪用外匯存底大量投資美股,那就是將低風險資產轉移到高風險市場,而專家都知道,美股估值現在處於歷史高位,其泡沫破裂風險也在歷史高位。而這個風險,主要就在於賴清德口口聲聲強調的AI產業。

不能不提的是,現在連美債與美元的風險都在升高,就更別提美股了。也別忘了,新臺幣匯率才歷經強升,以美國當前的貨幣政策看,臺幣未來趨勢還是升值,這形同投資美股的收益(假如有收益)會因幣值而縮水。

換言之,無論從全球貿易,或全球金融的角度看,不穩定性飆高,處處是風險,連金價都能突然暴跌給你看,莫怪乎彭淮南要敲警鐘,警惕主權基金吃掉外匯存底的危險性。

外匯存底由央行控制,這畢竟是一個專業且經驗老到的機關,雖不能完全排除政治干擾,但至少有其底線。相對地,主權基金可能得成立專責機構,但成員是誰決定的,目前未知,如果類似大法官或NCC,由執政黨青睞的人選進駐,你覺得會發生什麼事?

賴清德執政1年,6成以上選民都看得清楚,他唯一擅長,以及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在內部找敵人,其餘一事無成。在外部事務上,民進黨已是百分百的賣臺集團,因此,多給他一個錢袋子,就是多給他一個賣臺工具,在野黨若連這一點都沒認清,就等着滅黨吧。

總之,要判斷一個重大政策的好壞,「信賴」不如信鬼,是唯一公允的標準。(作者爲專欄作家)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