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默專欄》臺積電利空出盡?我們都被耍了
美國總統川普5日在國會演說表示「美國優先」政策奏效,臺積電已宣佈擴大投資。市場預期將減輕川普對臺積電與臺灣半導體關稅要求條件,臺積電美國ADR股價4日走升4%,整體市值攀升至9335億美元,超越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高居全球市值排行第9位。(王英豪攝)
川普威脅要讓你死得很難看,結果只是斷了你四肢,現在你慶幸自己竟然能活,歡呼「還好」沒被大卸八塊。這就是臺積電「追加千億美元項目」故事的開場。
是的,我認爲這一千億根本不是故事的結局,不是最後一張支票,而只是頭期款。
詳讀了在白宮羅斯福廳的這場發佈會全文之後,我發現一些論者沒重視川普的一段話,然後又誤讀了另一段話,因此產生「臺積電利空出盡」的鬆弛感。
大哉問A:一千億是最後一張支票嗎?
關於此,川普說的那段話是:他們將在未來短時間內在美國投資至少1000億美元的新資本。看到「至少」(at least)了嗎?看到「短時間」(the next short period of time)了嗎?
多麼熟練的談判專家,你看川公同時在金額與時間上都預留了伏筆,佩服不佩服?所以,現在就斷定一千億足夠支付臺積電的免死金牌,未免天真。
川普輕描淡寫一句話,爲美國留下了再加碼的空間,而如果臺積電無法在「短時間」拿出值得他誇耀的業績,就會發現什麼叫做天塌了。
我曾不斷說過,川普的胃口是「千億起跳」,起跳喔。你被「199元起」吸引到某商店,然後發現絕大部分商品都遠超過199元是什麼感覺?對,感覺被耍了。未來臺灣大概率會一直被耍。
事實上,我們現在就被耍了,特別是誤信了「拯救英特爾」此一流言。
川普團隊放話要臺積電拯救英特爾,是不是嚇壞了全臺灣?但結果「只是」支付一千億,許多人是否鬆了一口氣?甚至,「斷交部長」還心生「光榮感」。
回頭檢查此一驚悚的流言,其實就是川普漫天喊價,極限施壓的談判策略。無論此舉是不是故意虛晃一槍,但其效果就是:對美投資3兆多,換到的是「零補貼」,臺灣還想謝主隆恩,股民歡慶「利空出盡」。
不只如此,川普的商業部長還藉此炫耀「關稅的神奇力量」,活生生美國「雙贏」。
但山姆大叔贏兩次而已嗎?你有沒有看到此一流言讓英特爾股價一週內上漲22%?是不是讓想脫手英特爾股票的大佬們逃出生天?他們也贏了。
再者,英特爾的對手AMD並不樂意博通與臺積救阿斗,因爲在設計層面,AMD與英特爾有「交叉許可協議」(共享x86指令集架構),在製造層面,AMD又不希望自己的優先權受到影響。這便是爲何AMD欣見臺積電加碼在美國設廠,而不是收購英特爾。雖然未來晶片價格勢必變貴,但比起公司的戰略利益,多貼這點錢不算什麼。
對川普團隊而言,收購流言有助於威脅AMD這類公司砸錢投資於本土,並給予英特爾訂單。類似的手段,還能對付其他大廠,如蘋果。結果是什麼?蘋果就「至少」開出了五千億美元支票。厲害不厲害?
有人說這一切都是臺積電在後頭運籌帷幄,我說,別太高估「理工男心機」,要玩權謀,他們在川普的商人團隊面前只是幼稚園等級。
當然,不排除川普政府真的想過要臺積電(與博通)七進七出救阿斗,但顯然白宮迅速審酌情勢後,從帽子裡變出了更值錢的兔子 —— 使用晶片的主要美國大廠都要救阿斗。最終的答案就是,臺灣被耍了,臺積電顧不上有沒有補貼,連忙先開了一張「至少」千億的支票,以免白宮改變主意。
猶記魏哲家一月時還霸氣地說,臺積電變美積電?門都沒有。現在他應該知道,公司是在菜單上,而在餐桌上,臺積電是「凳子都沒有」。在羅斯福廳,魏老闆能做的只有「感謝川普總統」。
當川普揶揄自己說,他們(美國大廠與臺積電等外商)可能不喜歡我,魏老闆連忙補一句:不!我喜歡你。
至於研發中心,先進封裝廠這些細節,多得是一千億僅爲頭期款的線索,篇幅所限,日後再談。
倒是那些認爲臺積電花一千億就拿到了免死金牌,利空出盡,又能以時間換空間的論者,你們不是1450,就是「敦厚」的理工男吧?
大哉問B:臺灣獲得了安全保障嗎?
很多媒體使用川普這句話下標:「若臺灣出事,影響還是很大」。我看不少論者都將這話視爲「美國會保臺」,真是太小看川公了。
白宮記者詢問川普的原話是:如果中國決定孤立臺灣或中國決定佔領臺灣,這個項目能否最大限度地減少晶片短缺對美國的影響?
對於這個問題,川普顯然有備而來,他沒有將這筆投資視爲美國對衝潛在戰爭的「完美備案」,而是作爲戰爭爆發後晶片短缺的「部分緩衝」。因此他說若臺灣出事,影響還是很大。
這段話可能有兩種含義,a.) 臺積電對美國的投資還不夠。b.) 北京不要以爲美國吃了臺積電會拋棄臺灣。在這場發佈會上,川普的關鍵表態是爲日後臺美,與中美的談判都埋下伏筆,並預留籌碼。
簡言之,川普不把話說死,方便日後在北京與臺北之間繼續兩頭套利。而只要川普還沒吃飽 —— 他永遠吃不飽 —— 臺積電的千億美元就不是最後一張支票。
並不是說川普天縱英明,聰明到爆漿,他也幹過不少蠢事,講過不少蠢話,但在與中國有關的議題上,川普現在非常謹慎,並一步一步地在爲未來的中美領袖高峰會準備自己的籌碼,是一個不可小覷的對手。
臺積電的命運,以及川普多變的策略,其實最大的變數是中國大陸的科技發展,你若在今年聽到對岸突破5奈米並實現量產,不要太驚訝,最好從川普的角度研判新局勢,若美國要到2028年才能量產2奈米,那留給臺積電在美國磨蹭的時間,就真的不多了。
至於臺灣的命運,從來就不取決於臺積電,所謂「護國神山」的神話,打一開始就站不住腳,信了「矽盾」那一套,纔會見到「美積電」就哭哭笑笑。
我們的命運,掌握在餐桌上的人,而不是菜單上的菜。(作者爲專欄作家)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