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默專欄》本來想選舉 忽然想救災
羅智強到光復鄉災區關切。(民衆提供)
說好的君子之爭,揖讓而升,下而飲,本來各參選人都還算堅守此一原則,並得到支持者普遍的讚譽,現在卻有人中途離席,甚至揚言「已經說夠了」,還冠冕堂皇稱救災,掀桌又要演聖人。
黨主席辯論到第四場,羅智強一開先例「請假」,郝龍斌彷彿找到逃生門連忙跟進,18名立委共同連署,齊聲呼籲先救災,暫停選舉,說得義正辭嚴,狀似苦民所苦。
然而,請問你們「18羅漢」,花蓮堰塞湖潰堤於9月23日,9月26日傳出重大死傷,你們當時是不是在爽遊日本?怎麼不立刻取消訪日行程回花蓮,站在泥濘裡幫忙救災,28日還在大阪世博會笑開懷?
如果這麼愛民愛花蓮,羅智強爲什麼要參加9月27日的電視辯論會?「18羅漢」怎麼直到10月3日,忽然想起要救災了?
確實,我上次說,國民黨應苦民所苦,遇到天災時,先救災,再咎責,黨員與公職搶先到現場幫助災民重建家園,一次一次麼做,就自然能累積民衆對國民黨的信任。不過,羅智強現在是災後兩週才「告假」稱救災優先,這隻會引起反效果,讓民衆認爲你只是在作秀,目的是救選情。
說白了,花蓮救災差你一個羅智強嗎?你不親臨現場,災民就完了?此外,我以爲黨主席是全年無休的,說請假就請假,是不是坐實了立委不宜兼任黨主席的質疑?
嫌辯論會太多?那你可以棄選黨主席,哪邊涼快哪邊去。況且,又不是現在才知道辯論會有幾場,你與「18羅漢」怎不一開始就質疑辯論會太多,直到選情不妙才藉故避戰,自毀「戰鬥人設」?
羅智強參選黨主席的策略,說穿了就是「討拍」二字,認爲支持者「理應」買單你的奮戰履歷。雖說情感訴求本就是正常選舉策略,但羅委員你玩這招恐怕是玩過頭了,從「感性討拍」玩到「道德綁架」,只能說你已走火入魔。
重點是,「18羅漢」無厘頭的硬挺姿態,只會讓支持者懷疑,若不是羅智強當黨主席,立院黨團未來會不會扯黨中央後腿?洪秀柱主席任內「黨團不鳥黨中央」的醜劇是不是又要上演一次?
或許羅智強認爲,「過渡黨主席」不需要給出太多承諾,也不宜塑造另一種政治領袖的典範,以免遮了「唯一太陽」的光,但支持者也這麼輕挑地看待最大在野黨主席一職嗎?
只能說羅智強捧殺了自己,還連帶削弱了其他同僚的光芒,包含你念茲在茲的徐巧芯。
論天災應對之策,國民黨至今仍是「菁英政黨」思維,並沒有學會如何做一個「人民政黨」以思考對策。對人民而言,重點是你未來想怎麼做,而不是你過去做了什麼。並不是說,過去的個人或政黨履歷都不能提,而是要注意比例。
一個「人民政黨」會知道人民要什麼,所以多談未來,少談過去。「菁英政黨」往往不知道人民要什麼,因此會多談過去,少談未來,深怕人民不知道你過去的貢獻,更怕被看穿你對人民的需求無知,以致對未來並無定見。
立委在災區標榜自己曾爲堰塞湖問題做了什麼,還長篇大論,只會引起反感,因爲災民要聽的是接下來你要怎麼做,他們需要引導,需要幫助,而不是聽你講古,在災區搞政見發表,彷彿一心卸責。
藍委鄭天財就犯了這個錯誤,遭災民回嗆,被網民圍攻。當然,國民黨也可說這是綠營抹黑,甚至設局,但支持者想知道的是,未來黨如何處理災情,包含如何妥當地與災民對話。
羅智強在辯論會上也有這種傾向,不斷標榜自己的戰績討拍,幾近情勒選民,但支持者要聽的是未來國民黨要怎麼對抗綠營,重返執政。
如果國民黨在藍營執政縣市兼鐵票區如花蓮,都令人民厭煩,你黨團書記長去災區也只是自討沒趣。而鄭天財得罪災民這筆帳,是不是要算在你書記長頭上?你要一力承擔,還是想着怎麼忽悠人民?
人民看到的是,國民黨立院黨團有閒情干預黨主席選舉,卻無力訂定SOP以因應天災事件,這難道不是現任立委不宜擔任黨主席的鐵證?
事實上,提供黨公職各種應變SOP正是黨主席要做的事,而不是學賴清德擺拍,表演苦民所苦,還每次都演歪。你願意站在泥濘裡與人民共患難,非常好,但要玩真的,別搞假戲,民衆很聰明,有能力辨認真假。
苦民所苦與媚俗,只有一線之隔,想要人民真心認同,需要政治人物在做決定之前,再三斟酌做法與時機,於此,羅智強顯然有衝動魯莽的毛病,郝龍斌則甚至有膽怯覆蓋智商的嫌疑。
此外,羅智強可能沒注意到,當你宣稱是以立院黨團書記長的身分勘災,已經造成選舉不公的問題,因爲黨主席參選人兼立院黨團書記長,有着其他參選人所沒有的實質權力。
你在選主席,卻利用立委職位之便前往災區,若根據你職位權力給予災民具體的承諾,而其他參選人做不到,請問選舉應有的公平正義在哪裡?這類似「政策買票」不是嗎?重點是,羅智強正在輸出「黨團書記長比黨主席重要」的錯誤認知。
另外,羅智強認爲三場辯論會已經足夠了,是不是傲慢?夠或不夠,取決於選民,而不是參選人,只有沒料的參選人才怕被問太多。大家都沒忘,侯友宜就是平常逃避問題成性,臨陣時才經不起問。
誰在認真選黨主席,誰只是志在參選,誰又以爲組織票是勝負關鍵,政見不重要,在這場選舉裡,相信大衆已逐漸看明白。
說大白話吧,只有鄭麗文與張亞中認真在選,而且目標是勝選,無論是否支持這兩人,贊不贊成他們的主張,我們都應給予肯定。本來我以爲郝龍斌雖無才無謀,但至少認真又志在勝選,不料此公果決落荒而逃,兩度怯戰,躲一次是策略,躲兩次就是膽怯,證明了他準備不足,錯估形勢。
我曾經數度公開讚揚羅智強,但羅委員近來的表現令人大失所望,無役不與,不是問題,但屢屢犯錯,如何承擔黨主席大任?更糟的是,羅委員憑藉職位「擁兵自重」,只會令支持者擔憂,未來黨團與黨中央根本無法團結,即便新任黨主席令人振奮,國民黨卻還是扶不上牆。
爲什麼這次辯論會這麼多?因爲至少有兩個參選人的人氣頗高,讓國民黨有一番新氣象,以及世代交替的想像。不過,現在只剩一個。
有人本來想選舉,忽然想救災,甚至讓朱姓黨中央有機會繼續作妖擾亂選舉程序,不能不說,羅智強給這屆黨主席選舉潑上了一個大污點。雖然本就預期有人可能會走鍾,但沒想到是你。
有這麼嚴重嗎?就是這麼嚴重。(作者爲專欄作家)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