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默專欄》「唯一太陽」是不是捧殺?
藍委羅智強(左)及臺中市長盧秀燕(右)。(圖/本報資料照)
823大罷免之後,國民黨內掀起一波硬挺盧秀燕選總統,強邀盧秀燕選主席的歪風,令外界又感到藍營一旦覺得自己又行了,就開始搶位置的陋習。對此,我猜最不開心的不是別人,恰恰就是盧秀燕。
羅智強突然宣佈參選,強調其目的是支持「唯一太陽」盧秀燕,並在其臺中市長卸任前擔任過渡性的黨主席,以確保盧團隊能無縫銜接,於2028奪回執政權。必須說,此一表態十分令人傻眼。
我不是針對羅智強一人,事實上,整個黨都有這種「救世主主義」的強烈傾向,只是「唯一太陽」四個字,最形象地爲這股歪風下了標而已。
大哉問:「唯一太陽」是不是捧殺?
盧秀燕恐怕不開心,因爲過早受到過度的高捧,往往是出於「愛之適足以害之」,以及「愛之就是想害之」這兩種相反的心態,對她而言並不是好事。
白話說,盧秀燕正在經歷「捧殺」的第一階段。捧者既有愛之者,亦有忌之者,殺者亦然。一般人都知道,人最危險的時候,就是處於高峰時,一旦大環境驟變,或當事人發生什麼變故,站得愈高,跌得就愈慘。上一個被捧殺的人,是韓國瑜。
「唯一太陽」有幾個不同層面的問題,以下一一說明。
黨主席擬參選人爆多,並不是壞事,壞就壞在國民黨將主席與「最佳總統擬參選人」的主從關係過早定調,預告未來必將產生黨中央與盧中央「誰聽誰的」之問題。
臺灣主流政黨都是剛性政黨,選民習慣將黨主席視爲「太陽」,理論上,盧秀燕擔任黨主席就不會有「兩個太陽」誰聽誰的之風險,但她不選的考量也不能說全錯。
這便是爲何,當前多數擬參選人都強調自己若選上主席,主要任務是爲盧秀燕的總統之路鋪紅毯,或建立護城河的緣故。簡言之,就是要預防「兩個太陽」可能的相互扞格與消耗。
問題是,既然選民咸認爲黨主席也是太陽,就很難擺脫兩個太陽的風險。事實上,不僅選民,2026地方大選,地方派系也將主席視爲太陽 —— 選舉的「公道伯」。
那麼,在選舉層面的問題即:地方選舉的人選,以及藍白合的遊戲規則,聽誰的?黨主席,還是盧秀燕?2026選舉結果直接影響2028大選,因此盧秀燕無法置身事外,但黨主席又要負成敗之責,這就會衍生作戰指揮權歸誰的問題。
如此即能明白,爲何這次的擬參選人,不乏地方派系,而地方派系的頭人擔任黨主席,很難擔任選舉作戰的配角。況且,藍白合碰上選舉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盧秀燕不選主席,原因之一就是想避開此一大坑,那麼顯然,「唯一太陽」在選舉層面站不住腳。
黨路線層面的問題:路線問題是深水區,隨便舉個例子你就知道問題很大,例如,盧秀燕曾支持將「中國國民黨」改名爲「臺灣國民黨」,試問,新任黨主席是支持改黨名,還是不改?
黨是要「去中」,還是「一中」?是繼續朱立倫的「中國國民黨不親中」路線,還是改弦易轍,回到中華民國憲法與黨章處理類似問題?
路線問題之所以是深水區,乃因盧秀燕除了媽媽形象,在路線問題上,現在交出的是一張白卷,支持者並不知道盧在重大議題上的明確態度。類似侯友宜在關鍵問題上長期的不表態與含糊其詞,交了一張白卷卻被推上總統之路,以致從頭踉蹌到尾。
誠然,還有3年可供盧秀燕對重大議題一一表態,用時間攤平議題風險,然而,黨主席要不要改革國民黨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路線問題聽誰的?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選民爲何要支持不敢改革的國民黨?
最關鍵的還不是兩岸議題,而是當前的美國問題。
我就想問羅智強,當你坐在AIT處長谷立言對面談國防預算時,你真心認爲大幅提升軍費買美國武器是愛臺嗎?此舉是不是債留子孫,是不是方便美國日後賣臺?如果你當黨主席,可以不碰黨的對美政策嗎?這路線是聽盧秀燕的,還是聽AIT的,還是由主席憑良心決定?
不必裝傻稱美國人沒有介入國民黨路線的問題,而這是盧秀燕想避開的另一個大坑,但愈來愈疑美的基層支持者想知道,國民黨的對美政策與民進黨有何不同?
美國問題方方面面,除了國防,還有產經,試問,正在協助臺中受創產業的盧秀燕,對美態度是否與立院黨團出身的黨主席一致?誰聽誰的?如果盧秀燕在卸任市長後才表態對美政策,那這期間黨主席要幹什麼,繼續躺平親美?縱容賴清德賣臺?
民進黨奧步層面的問題:看柯文哲案就知道,地方首長的產業政策很難擺脫疑似官商勾結的灰色地帶,綠營司法走狗盯上的頭號對象,自然就是藍營地方首長。那麼,盧秀燕若被賴清德用處理柯文哲的方式進行司法追殺,濫權羈押一年,黨要怎麼處理?
賴清德鬥臭柯文哲的方式,五花八門,就算你一塵不染,也會被潑得滿身是糞,現在的黨中央,連被收押的黨工都救不出來,未來如何讓盧秀燕脫身?
因此,黨中央顯然必須對盧秀燕的市政瞭如指掌,才能提前擬定對策,而如果黨主席發現臺中市政有許多司法漏洞可鑽,處理方式是聽誰的?如果像柯文哲案一樣,盧秀燕被司法糾纏,這「唯一太陽」還是唯一嗎?
以上不過是「唯一太陽」問題中的一部分,其餘拉拉雜雜的問題還有一狗票,而按往例,我可不認爲現在許多隻是意在搶位置的挺盧黨人,有把問題考慮清楚,只是想蹭,蹭,蹭,盡情消耗救世主。
綜上,我想說的是,盧秀燕既然想避坑,未來國民黨就是會出現兩個太陽,黨主席很難堅持只做盧秀燕的「護城河」,因爲黨不可能像盧一樣對重大議題交白卷,或溫吞表態,也不可能事事替盧秀燕作答。
「唯一太陽」是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概念,而選總統已不可能只靠形象取勝,若真心幫盧,新主席要有主導黨改革的企圖心,以及與盧團隊密切合作的細心。
在什麼時候,盧秀燕應該對什麼議題表態,黨主席有引導之責,不能完全扈從盧秀燕的想法,因爲至今,支持者仍只看到盧秀燕不想做領頭羊的保守性格。既如此,黨主席就必須是太陽,而不是月亮。
萬一,盧秀燕發生什麼變故而無法勝任總統參選人,換黨主席上,就是最佳選擇,這纔是最佳避險之道。
情勢對國民黨有利時,選民最討厭看到東蹭西蹭的飯桶突然又冒出來指點江山,有本事就自己出來選,負起責任,給出承諾,而不是有權無責地恣意捧殺人才,無論你是不是有殺意。
我對國民黨的改革,雖有期待,但更傾向觀望,因爲按近30年的歷史經驗,你黨並不值得人民託付,只是讓人民一再失望。而「唯一太陽」論,再一次引燃了爛泥扶不上牆的疑慮。(作者爲專欄作家)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