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默專欄》「穩健」這個詞有毒
潰堤及溢流的用法引發爭議。右爲馬太鞍溪堰塞湖颱風前空拍影像。(合成圖/示意圖/農業部、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花蓮堰塞湖事件的關鍵詞是「殺傷力」,這個詞的爭議來源是「潰堤」與「溢提」,「潰堤」與「溢提」的差異在於中央或地方誰有過失,而中央與地方分屬兩個政黨就不可能有任何一方扛起全責。既然沒有一方願意扛全責,政黨的要務就是贏得口水戰,因此未來類似事件的關鍵詞都是「殺傷力」。
民進黨執政後,此一現象已是新常態,重點在於贏得口水戰,爲選舉累積籌碼。既然事事爲選舉,臺灣政治就毫無可能脫離鬥爭模式,既然鬥爭勢不可免,無法掌握鬥爭技巧的政黨就會落敗。
這是政治現實,無論你喜不喜歡「鬥爭」這個詞,你都活在其陰影下,不適應就淘汰。
解決之道是什麼?30年多來的經驗告訴我們,唯有將綠軍徹底擊潰,臺灣政治纔有可能迴歸理性治理,在此之前,所有「理性問政」的訴求,都是助長鬥爭的昏招,並讓臺灣永遠困在非理性治理模式。
「理性問政」有一個關聯詞,叫做「穩健」,這是以不變應萬變的問政路線,認爲「退讓」可以實現和諧,和諧可以迴歸正常治理,聽起來真美滿,而這種訴求在大罷免後,再一次出現在國會的藍營裡,一如基隆市長罷免案過後,藍營的鬆懈與天真。
民進黨羣組將「殺傷力」視爲粉飾太平,轉移焦點,鬥爭在野黨的關鍵,並不令人意外,任何超過40歲的人都無法否認,綠營的鬥爭本質是連續性的歷史現象。如果在天災造成人命損失時,今上出來發表罪己詔,扛下一切責任,那纔是奇聞。
將時間回溯到一個月前,大罷免後最噁心的一條新聞是 —— 有匿名藍委公開主張,「大罷免後大家都累了」,「別再朝野對立」,「走回理性監督路線」,「以論述取代對抗」,甚而,在白營國會換血後,藍營「不會再像此前一樣,對民衆黨的動向全數買單」,有意取回國會最大黨的主導角色。
然後藍委們放行了諸多本來有爭議的法案,對此,也有藍委不認同,認爲過去一年「仗白打了」,但堅持抗綠的藍委擋不住「溫良恭儉讓」的黨性,也無法消弭藍營「排擠小黨」的內心戲。
我想問羅智強,挺你選黨魁的藍委們,哪些人不喜歡「戰鬥」,只鐘意「以論述取代對抗」?你講了一百遍戰鬥,但多數同僚真心認同嗎?
無獨有偶,在最近的黨魁選舉中,又出現一條噁心的新聞 —— 有匿名的黨內人士斷言,盧秀燕挺郝龍斌,黨公職也多支持「穩健」的郝龍斌,因爲2022年大選大勝,2025年大罷免大勝,都證明穩健的路線能贏。因此「國民黨不需要改革」,因此「國民黨現在需要的是穩健,不讓候選人們操心的黨主席」,因此盧秀燕挺郝龍斌。
以上兩則新聞的共同點是,放話者皆匿名。常識告訴我們,匿名的動機往往來自於其論點可能被羣嘲,甚至引起公憤,如果是順應民意,頗受歡迎的論點,就不會匿名。
光是「匿名」,就足以說明所謂「理性」,「穩健」,全都不得人心,不符現狀,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事實證明,「殺傷力」否定了「別再朝野對立」這類的春夢,你丟盔棄甲是自找死路,你心慈手軟是助長惡行,你累了,請辭職,你想歲月靜好,請退出政壇。
換言之,「穩健」這個詞有毒,「理性」這個詞有毒,一如「團結」這個詞也有毒。這些正面的詞彙,一被政治污染,其意義就轉爲負面。
團結十講其實是鬥爭十講,你同意吧?這是綠營的有毒話術。藍營喊團結時,經常是大敗後鎮壓檢討聲浪的咒語,你想想是不是?「穩健」意味着投機和稀泥,「理性」意味着藍綠一家親,這是藍營的羊羣話術。
天幸綠營負隅頑抗,一句「殺傷力」現出原形,這話昭告全臺人民,對青鳥黑熊兒皇帝,別無他途,只有死嗑到底一個選項,而我們必須先羅列出羊羣話術,纔有可能變成獅羣。
從人民的觀點看,自2016年至今,有多少天災根本就是人禍?又有哪一次人禍讓民進黨真心悔過?一個只會鬥爭的執政黨,搭配一個標榜「穩健理性」的主要在野黨,得出的結果就是人禍不斷,而朝廷務求頭過身就過,在野監督不力的藉口是「席次不夠」,等席次夠了,就說「大家都累了」。
公平地說,在野黨成了多數以後,有段日子表現得不錯,戰鬥力有目共睹,但經過一次大罷免,又被綠營馴服了。藍營得意洋洋地稱大罷免大失敗,完全漠視此役的主要功臣是綠營的錯誤戰術,而不是藍營多麼善戰。
羅智強愈是強調藍委們走過刀山火海,就愈是貶低柯黨與中間選民所給予的關鍵力量,而所有非綠基層選民,都要求在野黨要強力監督賴清德,你們藍委卻說「別再朝野對抗」,甚至稱與白營的合作「不再全數買單」。
一贏就飄,一飄就飄到外太空去了。
我曾說,關於大罷免,賴清德是戰略正確,戰術失敗。匿名藍委在大罷免後稱「大家都累了」,並放行爭議法案,足證綠營推動罷免的戰略正確。
好不容易,朱姓「領頭羊」任期屆滿,但在臨去前仍執意確保下一任領頭的還是羊。匿名者放話「國民黨現在需要的是穩健」,意思就是國民黨必須是羊羣,才符合宮廷利益。
怕累,怕亂,懼變,懼戰,就別投入選舉了,臺灣多黨政治不適合你。
石破茂在聯合國演講說:和平與安全從來都不是理所當然的。和平與安全只能透過積極主動的努力實現。這話放到兩岸關係,或縮小到島內政治亦然,但還有在野黨公職消極喊累,難怪你匿名見不得人。
「潰堤」(breach)是指結構性毀壞,「溢提」(overflow)是指滿水自然溢出,民進黨支持度重挫,但還沒到潰堤的程度,現在頂多是「溢提」狀態,國民黨若繼續自滿並拒絕改變,「潰堤」的將是藍營,「媽寶」們不爭氣,「媽媽」也救不了黨。
「穩健」這個詞有毒,見不得光的匿名飯桶,纔會拿這個詞說事,然後被「殺傷力」啪啪打臉。(作者爲專欄作家)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