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會林伯豐看輝達進駐北士科 中央與地方政府應協調法律上解套
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聯合報系資料照
三三會15日舉行10月例會,針對全臺關心輝達進駐北士科T17與T18基地的議題,理事長林伯豐表示,輝達創辦人爲華裔,但本質仍是美國企業,在臺灣設立總部是看中亞洲市場,政府應該積極爭取,目前的爭議卡在新光人壽標得的北士科地上權案,但新光已與臺新金控合併,相關法規應該有解釋空間。
林伯豐表示,臺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希望在地上權交易中獲得其應得的利潤差額,「對於企業家來說是合理」;另外傳出中央政府建議改選其他地點的方案,他認爲「買地人的選擇權最大」,應該要尊重輝達的決定,希望輝達能順利在臺北市落腳。
林伯豐表示,中央與地方政府應該積極協調,只要在法律上解套,大概可以趕在2026年動工,以確保臺灣在AI科技發展中的領先地位,不過要小心「不能陷入柯文哲的現象」,倘若涉及圖利,恐怕會有司法的爭議出現。
林伯豐隨後在致詞時表示,臺灣金融業產值每年約1.45兆元,約佔臺灣GDP的6.4%到6.76%之間。臺灣應提高金融業在區域佈局與外資吸引力,並以優惠稅制吸引國際人才,促使臺灣成爲區域資金匯聚地。針對臺灣金融業,林伯豐建議可從以下方向進行改進:
一、政府與監理機關可鼓勵金融機構進行策略性整並,提升規模經濟與競爭力。
二、應持續投資AI、大數據、雲端運算與區塊鏈等技術,以提升營運效率與客戶體驗。
三、建立更嚴謹的資安防護架構與即時監測機制,確保金融資訊安全。
四、監理機關可採取「原則導向」的彈性監理,讓創新服務有更多試驗空間。
五、推動開放銀行(Open Banking)與資料共享平臺,促進跨機構合作與創新。
六、鼓勵產學合作與專業培訓,培養兼具金融知識與科技能力的人才。
林伯豐表示,2026年最低工資已確定調漲3.18%,政府已連續十年調漲最低工資,每次調漲工商界只能被動接受。目前受美國對等關稅的影響,無薪假人數已達8,070人。最低工資調漲將使企業成本增加,可能會減少僱用,建議政府應採取下列措施:
一,提供中小企業補助、技術升級、培訓資源,協助降低人力成本衝擊。
二,提供營所稅減免或暫緩繳納期限,透過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提供低利貸款或利息補貼,降低資金壓力。
三,可設立「調薪企業稅額抵減」機制,鼓勵合法調薪與留才。
四,應評估研究時薪與月薪脫鉤,以及本國員工與外勞最低工資脫鉤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