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悅讀成長計劃|牛紅霞:別急,等花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鞏悅悅 實習生 白應嬋 策劃整理
編者按: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攜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面向山東省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發起 “照亮我的那本書”主題徵集活動,旨在通過真實動人的閱讀故事,展現書籍在教育中的深遠力量,傳遞閱讀帶來的成長與蛻變。(徵稿及教育線索提供郵箱:qlwbyddx@126.com。)
文|菏澤市曹縣古營集鎮祝店小學教師 牛紅霞
我從事農村小學教育已有十四個春秋,回顧一路走來,如昨日重現,彷彿歷歷在目,壓力與動力並存,努力與收穫同在。捧起《教育是慢的藝術》這本書,猶如一座燈塔,讓我對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爲我指明瞭教育實踐中應該遵循的原則和方法。
這幾年不知爲何總喜歡養花,所以我不是在養花,就是在買花的路上,還從網上買了很多花種。那年春天,我把花盆放滿了整個陽臺,一有空就去澆水,看看花開了多少,開得怎樣。正當所有的花都競相開放之際,有一盆像韭菜一樣的花只是瘋長葉子,很長時間沒什麼變化,這盆讓我非常不看好的花便是風雨蘭。不但不開花,而且還隨意生長,我打心底地討厭它,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也不去管它,讓它自生自滅。
有一天,我竟然拿着剪刀想把它剪掉。轉念一想,還是再等等吧,反正它放在角落裡也不佔地方。一個星期後,我下班回家,女兒驚喜地大聲喊:“媽媽,風雨蘭開花啦!”我懷着好奇的心情快步走了過去,只見一根約30釐米長的花莖上,開着一朵淡雅的粉紅色花朵。它獨佔枝頭,是那樣倔強又安靜地展示着它的美,沒有任何裝飾——此時哪怕多一片葉子,都顯得多餘。幸好當初我放下了“屠刀”,要不然就會錯過這驚心動魄的一幕。那時我便想:等待風雨蘭開花的過程,不正如我們對待學生的過程嗎?
小朱同學特別不愛說話,不僅字詞不會寫,閱讀也理解不了,作文就更不用說了,學習成績也就可想而知。經過我與家長的溝通得知,小朱的媽媽一天學都沒上過,爸爸身體殘疾,家裡還有三個正在上學的孩子,生活窘迫。他爸爸說:“這孩子脾氣挺倔,說他也不聽,就這樣吧。”很多人都對他不抱任何希望,可我不想放棄他。我開始耐心地輔導他,不斷地鼓勵他,根據他的學習狀況,每天單獨給他佈置作業。我說:“小朱,你不用寫太多,今天回家就把這五個詞語寫會並記住,能做到嗎?”他用力地點點頭,並且用響亮的心聲告訴我:“能!”
第二天,我一早就來到教室、看見他已端正地坐在座位上讀書,經常遲到的他居然“痛改前非”,他的行動明顯證明:他已經做到了。於是,我讓他上黑板把這五個詞語寫一遍,不出我的預料,全部寫對!在接下來的很長時間,天天亦是如此。在全班背誦默寫四個八字詞語時,小朱同學竟然全部寫對。我當着全班學生重點表揚了他。只見此時的小朱背挺得很直,頭高高擡起,眼睛裡充滿了自信。慢慢地,他開始主動問題,話也變多了。隨着時間的推移,他的學習有了明顯的進步,看到他的轉變,我由衷地感到欣慰。
剛接手三年級時,小嶽同學格外引人注目,在第一節課我就認識了他。全班同學穿着校服,只有他與衆不同。我問:“爲什麼不穿校服?”“不想穿”他說。我說:“你的衣服確實很好看,但是,我認爲你穿起校服來顯得更精神。校服是一種集體主義精神的體現,當我們全班穿上校服,我們就是一個整體,有共同的奮鬥目標,這能讓我們更加團結。你想脫離羣體,當一隻獨飛的大雁嗎?”他看着我搖了搖頭,我感覺他已從心底對集體有了一種認同感。
曾經的小嶽各種問題不斷,上課要麼睡覺,要麼攪得其他學生不得安寧。下課不是用腿故意絆倒別人,就是用手掐別人兩下。但在學習21課《大自然的聲音》以後,這孩子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那天我在上課時,讓同學們用文中“不一樣的樹葉,有不一樣的聲音;不一樣的季節,有不一樣的音樂”四個“不一樣”說句子。正當其他同學抓耳撓腮、苦思冥想時,小嶽突然站起來說:“不一樣的態度,有不一樣的人生;不一樣的選擇,有不一樣的結果。”哇塞,簡直太棒了!寓意深刻!頓時,教室裡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誰能想到這是從一個調皮搗蛋鬼的嘴裡說出的話!我趁機對這四句話進行了詳細解讀,比如小嶽同學,兩種不同的學習態度,若能做出慎重選擇,便會擁有美好的人生與結局。這節課,我藉着小嶽的話講給全班同學聽,更像是專門講給那個能夠知錯就改的小嶽聽的。
曾經的他,渾渾噩噩地度過每一天。從那天開始,他把玩耍的時間用來算題、背課文。如今的他,自信且堅定,目標明確地向前奔跑,就像一粒被深埋地下的花種,歷經風雨後破土而出,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教室猶如一個百花園,裡面撖滿了各種花籽,我們既要有播下種子的勇氣,又要有靜待花開的智慧。就像張文質《教育是慢的藝術》中提到的,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我們不能因爲心急就強迫花朵提前開放。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學習節奏和發展軌跡。有的學生可能在數學方面開竅較晚,但在文學創作上卻有着過人的天賦;有的學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去理解抽象概念,但一旦理解,便能舉一反三。我們作爲教育者,應該尊重這些差異,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探索、去嘗試。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