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悅讀成長計劃|安菲:以閱讀爲翼,破專業成長之繭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鞏悅悅 實習生 白應嬋 策劃整理
編者按: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攜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面向山東省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發起 “照亮我的那本書”主題徵集活動,旨在通過真實動人的閱讀故事,展現書籍在教育中的深遠力量,傳遞閱讀帶來的成長與蛻變。(徵稿及教育線索提供郵箱:qlwbyddx@126.com。)
文|菏澤市曹縣大集鎮中心小學教師 安菲
在教學時光裡,有幸拜讀了《教師閱讀力》這本書,作爲一名農村小學四年級數學兼科學教師,這本書對我而言,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在教育之路上前行的方向,讓我收穫了滿滿的感悟與思考。
書中開篇便強調了閱讀對於教師的重要性,它不僅僅是一種個人愛好,更是一種職業素養的體現。我們身處農村小學,教學資源相對有限,但閱讀卻能打破這種侷限,爲我們打開一扇通往廣闊教育世界的大門。回想自己平日裡的教學,雖然也深知知識儲備的重要,可往往忙碌於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等常規事務中,真正靜下心來閱讀專業書籍的時間少之又少。而《教師閱讀力》讓我深刻意識到,閱讀應當成爲像呼吸一樣自然且不可或缺的存在,融入到日常的教育生活裡。
閱讀讓教學更有深度。在教學過程中,我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學生對數學和科學知識的理解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探究的興趣和能力。而《教師閱讀力》讓我明白,教師自身的閱讀深度直接影響教學的深度。通過閱讀教育經典、學科前沿著作,我們可以拓寬知識面,將枯燥的知識轉化爲生動有趣的故事和案例,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例如,在講授數學中的“分數”概念時,我從書中汲取靈感,引入了生活中的實例,如分蛋糕、分水果等,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理解分數的意義。同時,我還結合科學知識,講解分數在測量、實驗數據分析中的應用,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科學的緊密聯繫。這種跨學科的閱讀與教學融合,讓學生的學習不再侷限於課本,而是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書中還提到了閱讀對於提升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作用。一節好課,絕不是簡單地把知識點羅列講解,而是要通過巧妙的教學設計、有效的師生互動,營造出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閱讀豐富了我的教學方法寶庫,我學會了從不同的教育案例中汲取靈感,根據農村孩子的特點去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比如,在數學課堂上,考慮到孩子們生活經驗大多和農村的實際場景相關,我會把書中看到的一些結合農村生活的數學實踐案例運用起來,讓孩子們去丈量農田的面積、計算農產品的產量等,讓數學知識真正“活”起來,也讓孩子們明白數學就在身邊,學以致用。在科學課上,組織孩子們觀察校園裡的動植物、研究土壤的成分,借鑑閱讀中所學到的引導方式,一步步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讓每一次的課堂都變成一場奇妙的科學之旅。
閱讀,讓教師更具親和力。教師的親和力是贏得學生信任和喜愛的重要因素。《教師閱讀力》讓我明白,閱讀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學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與互動。通過閱讀心理學書籍、教育案例集,我學會了如何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如何用恰當的方式鼓勵和引導他們。
在一次數學測驗後,我發現班上有個學生情緒低落,成績不理想。我通過閱讀了解到,這種情況下學生需要的是鼓勵和支持,而不是批評。於是,我找他談話,肯定了他的努力,並幫助他分析錯誤的原因,制定學習計劃。後來,這個學生的學習態度有了很大改善,成績也逐步提高。閱讀讓我學會了如何用溫暖的方式走進學生的心靈,成爲他們成長道路上的良師益友。
正如劉波老師所言:“閱讀不是額外負擔,而是教育生活的本真狀態。”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一個有着深厚閱讀底蘊的教師,身上自然會散發着一種獨特的氣質,這種氣質會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農村的孩子們,他們更需要看到老師對知識的熱愛、對學習的堅持,而閱讀就是我展現這種熱愛與堅持最好的方式。我希望他們看到我在課餘時間手捧書籍閱讀的樣子,也能受到感染,主動去翻開書本,去探索書中的精彩世界,養成閱讀的好習慣,爲他們今後的人生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礎。
總之,《教師閱讀力》這本書爲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看到了閱讀對教師成長和學生成長的巨大價值。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繼續以閱讀爲伴,用知識和智慧點亮農村小學的教育之路,爲學生們創造更加美好的學習環境。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