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身心調適假併入事假 全教總批:口惠實不至
全教總今天表示,身心調適假是「口惠實不至」,要求身心調適假應獨立計算、不併入事假內。圖爲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本報資料照片
教育部日前預告修正「教師請假規則」增訂身心調適假,但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天表示,身心調適假是「口惠實不至」,要求身心調適假應獨立計算、不併入事假內,且人工生殖治療需求應納入請假規定,兼任行政教師休假應考量教學本職與行政負擔有別於公務員,應自初任首年起給予合理休假。
全教總今天指出,當113學年,高中學生全面實施身心調適假時,相關規範就已經揭示,身心調適假非事假。教育部近日增訂3日身心調適假,卻併入每年僅7日的事假,等同無新增假別,愚弄教師與社會。教育部近年推動社會情緒學習(SEL)計劃,要求教師引導學生管理情緒與壓力,卻對教師心理健康保障毫無作爲。
全教總也指出,教師承擔繁重教學、行政與輔導壓力,身心調適假若無獨立額度、不影響年終考覈、並提供代課費支給,如何支持教師實踐SEL教學,爲此要求身心調適假獨立計算,否則只是空洞承諾,無助提升教育品質。
全教總表示,現行請假規則未納入人工生殖治療需求,迫使教師以事假或病假應對醫療需求,權益受損,即便「人工生殖法」96年已立法保障生育權,教育部卻遲未規範人工生殖治療請假規定。隨人工生殖需求增加,教師因醫療請假常遭不公對待,也一併要求保障教師生育權,營造友善職場。
另針對兼任行政教師休假,全教總也表示,現行規定讓初任教師次年才享有休假權利,忽視教師教學工作與兼任行政職雙重負擔。教師需備課、教學並處理行政事務,負荷遠超一般公務員,應就特殊性提供相應保障。也要求自初任首年起即給予7日合理休假,並簡化年資累計制度,且確保公私校教師權益一致。
教育部則表示,教師請假規則修正草案尚在預告階段,正公開徵詢意見、尚未定案,預告期間歡迎至「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出意見。
教育部也說明,教師請假規則修正草案規劃在維持現行總請假天數下修正,並非讓教師每學年新增3天假。規劃身心調適假,是使教師重視心理健康、自我覺察心理不適,找到舒緩壓力及照顧身心的方式,代表身心調適假制度是以事先「預防保健」概念出發,希望降低後續心理疾病風險,因此規劃併入事假。教師請此假學校不得拒絕,也不得處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