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習近平上合組織 強力挑戰川普美國保險公司(廖明輝)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領袖1日通過加強安全、經濟、人文合作和組織建設等24份成果文件。(圖/新華社)

川普從房地產起家。讓我們想像有一家房地產公司,在海邊興建一整片高級濱海社區,房子建得堅固、美觀,但暴露在臺風洪水及地震等天災風險。真正讓人敢住進去並投資的,是有一間全球最大保險公司願意承保,承諾在災難來臨時會賠償損失,維持社區正常運作。這間保險公司就是戰後的美國,有能力提供全球經濟穩定、安全航運、美元儲備體系和軍事保護。

川普重新執政後,這間經營多年,有良好信譽的「美國保險公司」開始改變作風,不再強調保護顧客,反而對客戶索取更高保費,甚至威脅若不額外支付,就撤銷保障,讓原本信賴美國的國家陷入恐慌,開始尋找替代方案。於是,一家新保險公司正在悄然成形,習近平主導的上海合作組織(SCO),提出更具包容性、多邊化且針對全球南方國家的合作模式,開始挖角美國的老客戶。

成立已二十餘年的上海合作組織,從最初的中亞安全對話平臺,逐步發展成爲有10個成員國及17個上合夥伴、覆蓋全球最廣、人口高達34億、跨區域經濟體總量達26兆美元的多邊合作組織。從地緣政治安全,到區域經濟融合,再到雙邊對話、氣候治理、金融基礎設施等,全方位擴展影響力。

最近在天津召開上合峰會,中國宣佈成立「上合組織開發銀行」,提供人民幣資金支持成員國基礎建設與產業升級,推動「上合+」擴大對話夥伴機制,提出「全球治理倡議」,強調主權平等與反對單邊制裁,擺明針對美國所主導的國際秩序失靈進行修正。習近平以「一帶一路」延伸架構爲基礎,結合無償援助、小而美民生專案、貸款及「魯班工坊」職業教育輸出,爲廣大新興市場國家提供替代性經濟資源與話語權空間。

觀察「上海合作組織」與「美國保險公司」,剛好形成明顯對比。川普不只調整保費,更將「風險本身」武器化,用對等關稅、軍事保護作爲談判籌碼,逼迫盟友付出更高代價。這樣的「保險」不再保護災害風險,反而將保險公司本身變成風險來源。美國對日本、墨西哥施加壓力、及對歐盟威脅,讓這些原本親美國家感覺被出賣。儘管短期內仍需仰賴美國市場與軍事,但這些國家已開始尋求多元化。透過強化歐洲內部整合、擴展與中國和SCO成員國合作、並探索以歐元或當地貨幣計價交易機制,對川普「單邊主導」模式進行集體反制。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習近平主導的SCO尚未能夠完全取代美國全球保險角色,但它推動「去美元化」、「去美依賴」與「新多邊治理架構」逐漸被新興市場視爲可行避險選擇。從俄羅斯提議開發金磚十國專用支付系統與債券發行,到推動本幣結算與區域基建貸款,再到普丁與莫迪呼籲建立對話機制,SCO展現替代美國主導全球秩序的企圖與架構。而受益對象主要不是中國自身,而是在全球經濟秩序長期被邊緣化的全球南方國家。這些國家在美國撤出「保險角色」後,被迫尋求自我保險,SCO則以開發銀行、基礎建設與政治平權形式提供另一種選擇。

綜上所述,川普式的「美國保險公司」從全球保障者轉爲風險製造者,破壞過去80年所形成的國際信任與制度秩序。習近平則透過上海合作組織打造一個不完美但逐漸成熟的替代機制。這場美中競逐,最終輸贏,將取決於誰能爲世界提供穩定、合理且可預期性的合作條件,以及誰能在變局中贏得更多國家的信任。

(作者爲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