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館圓環拆除滿月事故減少約4成 北市統計上下尖峰4方向車速曝
下班尖峰,羅斯福往南、基隆路往西,這一個月來車流排隊長度與車行速率,也已恢復至拆前,甚至排除雨天與事故,還有許多天數都優於拆除前水準。圖/北市交通局提供
公館圓環拆除滿月,除事故減少約4成,交通局也觀察這1個月,羅斯福基隆路口車行速度。據交通局報告發現,拆圓環前以9月8日速率爲基準相比,上班尖峰新店中永和往市區的羅斯福往北、福和橋往東,較拆圓環前車流長度、車行速率已差不多,甚至有些日子更優於拆除前。
至於下班尖峰,羅斯福往南、基隆路往西,這一個月來車流排隊長度與車行速率,也已恢復至拆前,甚至排除雨天與事故,還有許多天數都優於拆除前水準。
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表示,的確拆圓環之後的第一個上班日,有發現部分路口線型需微調,整體來說,這一個月來,上下班尖峰各方向速率,都有逐漸恢復拆圓環前水準,甚至圓環交通事故也減逾4成。
謝表示,交通局會持續觀察各路口車流狀況,並進行微調號誌秒數,讓路口能獲得最好動線與號誌秒數配比,如北往南左轉車道,同仁發現上午尖峰需2車道、下午尖峰僅需1車道,交通局就會來調整,並透過用路人需求調整號誌秒數。
交工處副處長黃惠如提到,拆圓環後,交工處這一個月來持續緊盯各路口交通狀況,並逐一針對路口秒數微調。這一個月的改善重點,包括減少人車衝突,減少相互干擾的時間損失;有效使用各車道餘裕,充分利用每個空間;調整號誌秒數分配,充分利用每一秒;調整道路線型,降低路型調整初期用路人的不適應。
黃提到,拆除圓環後,的確第一個上班日,因用路人不熟悉車型狀況,加上車流量大,拆完圓環首上班日上午8時30分、9時停滯車流長達2公里,一度還塞到北新橋,不過經過拆完後這一個月觀察,車流狀況已恢復拆除前的水準。
「大路口改善會持續觀察6個月,事故分析則會持續分析1年。」謝銘鴻說,從這一個月來的路口速率觀察,拆圓環後車流順暢已經趨於穩定,從數據看都有維持水準,儘管下雨或遇到事故,交通局還是會持續蒐集相關統計數據,優化路口。
至於事故數,公館圓環拆除後,根據交通局報告,從9月29日至10月28日事故數10件,較去年同期的18件,減少8件,減約4成。
下班尖峰,羅斯福往南、基隆路往西,這一個月來車流排隊長度與車行速率,也已恢復至拆前,甚至排除雨天與事故,還有許多天數都優於拆除前水準。圖/北市交通局提供
據交通局報告發現,拆圓環前以9月8日速率爲基準相比,上班尖峰新店中永和往市區的羅斯福往北、福和橋往東,較拆圓環前車流長度、車行速率已差不多,甚至有些日子更優於拆除前。圖/北市交通局提供
據交通局報告發現,拆圓環前以9月8日速率爲基準相比,上班尖峰新店中永和往市區的羅斯福往北、福和橋往東,較拆圓環前車流長度、車行速率已差不多,甚至有些日子更優於拆除前。圖/北市交通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