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鳥哭暈?公館圓環拆除 「基隆路下班順到不行」路況曝

臺北市公館圓環拆除後,在9月30日首個上班日尚有部分塞車民怨,但進入10月初狀況迅速排除。(資料照/黃威彬攝)

公館圓環拆除後,正交路型於9月29日正式通車行駛,9月30日及10月1日上班日一度傳出尖峰時段車流壅塞。臺北市長蔣萬安2日表示,經過交通局蒐集現場狀況,調整路型、標線及號誌秒數後,車流狀況已經與拆除圓環前同樣水準。粉專分享1日下班車流順暢畫面,直酸青鳥哭暈在廁所。

蔣萬安2日下午主持北市交通安全會報,增加公館圓環路口交通改善說明。北市交大指出,公館圓環拆除前,羅斯福路、基隆路交岔口,平均4天會發生3件車禍;但從正交路型通車至今4天,僅於9月30日發生1起車禍,雖然樣本數還不夠多,但仍會持續觀察現場狀況,並將相關資訊提供給交通局參考,讓路口更趨於穩定。北市交工處指出,福和橋下橋路段設有大客車專用左轉車道,但實際通車後發現用量不高,因此調整爲大小客車皆能行駛。至於號誌秒數的部分,目前也採動態、機動性調整路口燈號,隨時視現場車流量調整,才能更有效紓解人流及車流。

各單位報告後,蔣萬安也強調,市府現在在做的就是「該做的事情」,勉勵相關局處與同仁,不要因爲外界不實的質疑或指控,變成「父子騎驢」太過在乎外界的意見。蔣直言,根據現場觀察,車流狀況已經回到公館圓環拆除前的水準,但相關單位還是要不斷修正優化,才能達到最佳模式。

6.1萬追蹤的臉書粉專「刺綠酸水」PO出一段影片表示,網友1日貼文表示:晚上7點多下班時間,基隆路兩側都順到不行,青鳥哭暈在廁所!

該網友直呼:昨天(9月30日))真的很塞、今天(10月1日)迅速解決,給市長蔣萬安、副市長李四川一個贊!

臉友留言「某社團的管理員要崩潰了,明明是綠蛆社團,硬要假裝自己是公正」、「承認自己是綠的好像很丟臉似的」、「早上一堆靠腰靠北的到晚上都沒聲音了,今天也都沒聲音了」、「其實給願意做事的市政府幾天時間,大家更熟路況,走起來就順多了」、「該做做,該罵罵,有進步了!大家都開心!綠色的就不一樣了;該吃吃該喝喝,拿了再問還有沒有我還要」、「青鳥玻璃心碎滿地」、「是不是有傻鳥故意在路上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