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公館圓環分3階段拆除 明年8月完成

臺北市議員王欣儀3月31日邀相關單位及民間學者討論拆除公館圓環工程,北市新工處長林昆虎表示,工程將分成增設臺北自來水處工作井、填平地下道及調整週邊路型,整體工程預計明年8月完成。(溫予菱攝)

臺北市長蔣萬安拍板拆除公館圓環,議員王欣儀3月31日邀相關單位及民間學者開會討論拆除計劃及施工期程。北市工務局新工處長林昆虎表示,以拆除圓環、封填地下道爲目標規畫,分成增設臺北自來水處工作井、填平地下道及調整週邊路型,預估斥資1億餘元的整體工程可於明年8月完成。

王欣儀昨舉辦拆除公館圓環跨局處、民間協調會議,討論拆除計劃方向及施工。林昆虎指出,第1項工程項目預計9月啓動,將在原本圓環內增設2個工作井,提供北水處地下水管調降工作,不會影響交通,工期預估花費3個月。

林昆虎表示,第2階段工程將填平地下道,預計12月至明年2月或3月,將先削減圓環面積並畫出新道路,以便後續封閉地下道,公車能移至平面道路通行,另爲降低交通衝擊,預計利用明年2月春節車流較少時封填;第3階段會配合交通規畫調整週邊路型、北水處將原水管由地下道外圍連接,預計明年3月施工、8月完成。

此外,標線改造臺灣路主編劉冠頡分享,自己爲公館圓環設計出最新道路,包括車道設計由單線道變成兩線道,加速車輛通行路口,增設人車分流號誌,讓前半段綠燈、後半段紅燈,行人可以先走一半,車開後半段,避免人車在同一號誌中通行。

對於單線道變成兩線道加速車輛通行,北市交通局副局長葉梓銓表示贊同,並表明要納入設計考量,另也對民衆抱怨的兩段式左轉回應,未來將會把兩段式左轉交通標誌取下,除讓民衆可以直接左轉不受罰,也會將原本機車待轉區留下,讓不敢直接左轉的騎士分2次待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