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館圓環拆除後車流回穩至施工前!北市推可變車道紓壅塞

北市交通局謝銘鴻表示,將自18日起在上午7至9時調整羅斯福路北往南的內側第3車道爲左轉專用車道,可左轉至基隆路,進一步緩解上班塞車情形。(徐佑升攝)

北市府爲促進交通安全,上月拆除公館圓環並填平公車專用地下道,改爲正交路口。雖然通車後首周出現壅塞問題,但根據北市交通局分析,自7日起該路段車流已回穩,與拆除圓環前相當,顯示相關改善措施有效降低壅塞狀況。交通局表示,將自18日起在上午7至9時調整羅斯福路北往南的內側第3車道爲左轉專用車道,可左轉至基隆路,進一步緩解上班塞車情形。

公館圓環拆除後,首日上班車流壅塞,讓許多民衆頻頻抱怨。不過,在市府持續調整相關措施後,車流有明顯改善。交工處交控中心主任吳育緯指出,除利用車道外,並持續調整號誌秒數分配及道路線型,目前觀察羅斯福路及基隆路口在晨峰及昏峰期間,車流排隊長度和行駛速率都已恢復到動工前。

北市交通局表示,將自18日起在上午7至9時調整羅斯福路北往南的內側第3車道爲左轉專用車道,可左轉至基隆路,進一步緩解上班塞車情形。(北市交通局提供/徐佑升臺北傳真)

吳強調,特別是福和橋進臺北部分,9月30日首個上班日機車停等程度比汽車長,機車最壅塞是回堵到福和橋中段,經過調整秒數後,同樣回到動工前行駛速率,市府將持續觀察車流運行狀況並再精進相關管制措施,降低交通衝擊。

交工處長張建華指出,在圓環拆除後通車首日,該路段設計左轉兩車道,上午北往東左轉基隆路的車流量大,但是到下午後車流量減少,反而直行車多,以至於下午紓解直行車效率變慢,進而影響到基隆路出城效率。

張說,隔天就將左轉車道改爲直行車道,等於3個車道提供直行,效率提升高達50%,可順利排解掉基隆路口車流,但又造成上午的左轉車道不足,最後決定以「可變車道」來調整。他還說,可見該路口很特別,每個路段都會互相干擾,但也能相互支援。

交通規畫科長李薇婷說明,上午尖峰時段羅斯福路往東基隆路左轉車流高於其他時段,因此將羅斯福路北往南內側的第3車道,自18日起改爲「可變車道」,上午7時到9時調整爲「左轉專用」車道,9時後直到隔日早上7時迴歸直行專用。

李表示,「可變車道」類似調撥車道,能夠彈性運用,在路型上會設置視覺化減速標線,車道上也會用黃色標記通行時段,並於上游路口處設置告示牌,標示專用車道使用時間,提醒用路人留意。

交通局長謝銘鴻補充,該路口經過觀察後發現,上、下午時段有明確方向性,因此利用變換車道方式充分運用空間,並以圖形化方式提醒駕駛,符合民衆上下班進出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