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車廂只是爲了KPI 精神科醫師揭「高鐵1大問題」更該解決
▲高鐵車廂。(圖/記者劉維榛攝)
記者施怡妏/綜合報導
臺灣高鐵9月推出「寧靜車廂」政策,原意是希望營造安靜乘車環境,沒想到實施後爭議不斷,對此,精神科醫師沈政男指出,根據2024年高鐵乘客滿意度調查,95%的乘客表示滿意,根本沒有推動寧靜車廂的需求,認爲只是新任董事長史哲爲了報告時有「亮眼的KPI」,高鐵更應該解決自由座太擁擠的問題。
沈政男在臉書發文,臺鐵曾公佈旅客抱怨簡訊,一年數萬件,其中24%與寧靜車廂有關;然而,高鐵2024年做過乘客滿意度調查,滿意度高達95%,包括車廂乘坐品質,「這樣還有必要搞什麼『寧靜車廂』嗎?要不要也公佈一下相關抱怨數據,看看有多少人抱怨高鐵車廂太吵?」
沈政男認爲,此政策只是爲了讓前政務委員、高鐵董事長史哲,可以在閣揆卓榮泰面前報告新政策KPI。他感嘆,臺灣公家機關都在搞KPI,尤其是當官的人,殊不知,數字是死的,人是活的,「當你以爲KPI數字提升了、好看了,其實,比如醫院用了KPI,很多時候本末倒置,根本服務品質就下降了。」
高鐵試行寧靜車廂政策,16天內勸導了1萬多次,其中關於幼童勸導只有零星次數,但實際數字未說明,沈政男質疑,「零星是多少?如果是一%,就是一百多次,五%就是六百次,到底是多少?」他也提到,講手機、看影片與幼童吵鬧被勸導,是不同性質的行爲,被勸導者的感受也截然不同。
沈政男表示,年輕爸媽帶着幼童搭高鐵,每次要上車就會倍感壓力,甚至在規劃旅程時就開始焦慮,擔心小孩在高鐵車廂吵鬧會引起紛爭。他點出,臺灣已經進入「厭老」與「厭童」的時代,原因就是不婚不生成爲主流,「我就呼籲大家,必須起來制止這股厭世歪風」,政府應設法促進理解與同理,而非放任對立。
沈政男表示,高鐵最大的問題是「自由座太擁擠」,擠到可以聽到旁邊乘客的心跳聲,「你不去處理自由座太擁擠的問題,搞什麼『寧靜車廂』,根本就是本末倒置。」